吴甲手持了一副卷轴,从库房里出来,冲我摊了摊手:“阿心你来瞧,这是甚么?”
“绿艾女人久等了,晒了一幅发霉的画儿担搁了。”我笑迎了出去,顺手将包好的创药从柜台上面提出来,“姚装池臂上的创口敛住了么?”
“这......这是谁?”我悄悄抚过那画像的面庞,内心老是有些不得滋味的。
只夜间,无客登门时,倒还轻省。如果少康瓮出了新酒,我便能与徒弟在夜雨打窗的淅沥声中,小酌浅饮几盏,笑语一回,甚是舒畅。
绿艾略一怔,欣然接过:“朱先生客气了,修画好说,顺手的事,并不值甚么,哪能抵充药钱。”
我转进柜台里,开了几个药屉去找,公然就在隐蔽处的一个药屉里翻出了一沓画绢。也不知随便乱藏了多少年,灯火暗淡处瞧不清色彩如何,触手质地倒是极柔嫩的,如同轻抚在才子的肌肤上。
每年入夏前的临安城溽热潮湿,是我最不喜好的。白日出去送个药,返来时总免不了湿了衣裙鞋袜,来买药的,也不甚便利,蓑衣纸伞,全部铺子里充满一股湿漉漉的霉变气味。
那库房里经年累月地积存了些物什,我恰好趁着这会儿好好收整收整。
“恩。”徒弟吃着酒,心不在焉地承诺了一声。
看了好久,我揣测着本身的影象不甚好,不记得畴前的事也是有的,何况徒弟的画技也未见得炉火纯青,有些偏倚也难说。倒是这画,坏了可惜,总得想个别例修补修补才好。
徒弟只许我吃一盏,他倒是独独地吃了一盏又一盏下去,酒至半酣,我脑筋里俄然又跳出一桩事来,怕隔日浑忘了,便拉着徒弟问道:“徒弟,我记得我们有些上好的绢帛,他日我去姚家送牛髓膏的时候一并带去罢,摆布我又不会画,徒弟近年也画得少,闷坏了可惜,装裱铺子老是得用的。”
待闭了店门,燃起了烛火,我将那修补好的画卷安设在桌上,卷上扎着的还是那条红丝绦,画卷展开时,徒弟在我身后笑叹道:“修补罢了,竟比我先前画得更得神韵。”
我仓猝低头看去,仍感觉不像我,但细看那瞳人眉眼,又觉神似。再要深探,忽就嗅见几丝浓香的酒气飘散开来。徒弟摇摆着一只小酒坛子过来:“莫看了,快将那画收了,慢了酒吃完了可莫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