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落,跟在冯老三身后的扬州男人们也都绷起家子。
明拦着是不成了,不过表示管家小厮们在门上立个上马威,打杀打杀这一伙人的气势,顺道儿也打打齐国公夫人的脸,倒还是不成题目的。
齐国公府十来个青衣小厮都守在马车前不肯动。
自家的脸面就是被这伙不三不四的人扯下来扔到地上踩的,世人都晓得家丑不成传扬,齐国公府满门忠烈,累世清名,只因这么一遭兄弟阋墙的丑闻,顿时成了天下人的笑柄。自齐国公夫人抱着姜起在御前告了一状以后,满朝的言官御史纷繁上折枪弹劾齐国公府兄弟阋墙,暗害性命,是以事还牵涉到齐国公府三房太太的娘家兄弟,这些言官御史在上奏的时候顺带弹劾了三房太太的娘家――礼吏部侍郎王中远家门不正,放纵后代姑息养奸等罪名。又以王中远本就是礼部侍郎,现在却家宅不休,闹出如此丑闻,乃至扳连了朝廷清誉为由,恳请贤人将王中远撤职查办。
“慢着!”齐国公府大总管神采骤变,扬声喝道:“鄙谚说客随主便。沈女人如此行动,可不是登门做客的事理罢?”
给脸不要脸的混账东西。
远在辽东的齐国公听闻了动静,命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率送了折子进京,要求贤人下旨彻查此案,各地守军将领听到动静后,也纷繁附议齐国公的要求,以为武将在外交战疆场,留家眷在京中,本来就是求个后顾无忧。倘若家眷在京,天子脚下却连性命安危都不能包管,那么武将在外又怎能放心守国?长此以往,必将使军心不稳,而军心不稳,则轻易生乱。是以纷繁上折要求陛下彻查此案,倘若齐国公府三房世人实在有暗害性命之举,务需求从严惩办,还齐国公长房一个公道。也是清除社稷,安稳民气。
冯老三嘲笑道:“这是要动全武行了?”
却没想到霍青毓和冯老三的脾气如许固执,且对公府侯门的端方知之甚详,现在在大门外就吵嚷开来,凭白叫左邻右舍看了热烈不说,更叫二房三房下不来台。
因此她不等齐国公府大总管拿着她的拜帖出来通报,独自翻开马车帘子问道:“那边儿是甚么人?如何还围起来像是要兵戈的模样?”
霍青毓从拐子的手中救出了姜起,对于齐国公府长房一家来讲,当然是拯救仇人,但是对于齐国公府二房三房――特别是娘家兄弟都牵涉进齐国公府谋嫡家丑的三房来讲,霍青毓一行人当然不是仇敌,也绝对不是甚么受欢迎的存在。
本来是诗礼之家,一夜之间却遭此横祸,齐国公府三太太恨霍青毓这帮子祸首祸首的确恨得牙痒痒。偏生齐国公夫报酬了报答霍青毓对自家儿子的拯救之恩,再三再四的下了帖子请人过府。
因着事情牵涉到自家的宝贝闺女,霍老太君和梁国公夫人也顾不上礼数殷勤不殷勤,当下便同意了胡菁瑜的要求。若不是惊骇举止过分冒昧变态引发外人的思疑,只怕霍老太君并梁国公夫人也一并跟了来。
那齐国公府的大总管闻听此言,由不得恼羞成怒。刚要开口分辩,只见梁国公府的那位七女人已经翻开马车帘子跳了下来,独自走到霍青毓的马车外头含笑说道:“本来是仗义脱手,从拐子手里挽救了无数冲弱的沈女人。沈女人高义早已传遍天下。霍某敬慕好久。女人如果不嫌弃,便由我带着女人进府可好?女人不要听那总管信口胡说,我是见过齐国公夫人的。夫人生性柔婉,最是夷易近人的。今儿齐国公府门上闹的这一遭,定不是夫人的意义。沈女人如果抽身而走,岂不是孤负了齐国公夫人的一片情意?倘或叫有些好人寻机肇事,只给女人扣一个‘行事狂诞,目无公府’的罪名,更是凭白歪曲了女人的高义隽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