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浮生・宣华录 > 第四十三章

我的书架

至于近前之《温韦双秀图》,乃根生于蜀土,苗发于西园,缀锦于前朝,实成于《花间》。温八吟而成韵,韦多情而建语,遂有杨柳大堤之句,芙蓉曲渚之篇,誓将莲舟之引唱尽,好把珊瑚雕栏拍遍。时体物而浏亮,移讽谏于赋野;时缘情而绮靡,分奢香于诗国;时秾艳而华丽,泼彩墨于山川;时疏淡而明秀,点朱砂于美人。知音自度,暗合平仄,纵情而舞,入乐而歌,开一脉浊音,延绵后代,展一派风云,万古流芳。西蜀双璧,曲词双宗是也。

合法毋相告禀之时,孟昶思路早已穿过人群,落停在紫色红泥垒就的城墙上,赏识着自远而近刻印之连环图文,感慨良深:世人言“天下文士皆入蜀,人间英豪俱出川。”此言不差。诚如首刻之《扬马双雄图》。扬马二人承周《诗》讽刺传统,开汉赋体物摛文。扬雄子云《河东》《甘泉》《羽猎》《长杨》崇盛丽辞,摆设激稳,以美讽谏,通六合人;司马相如《子虚》《上林》《长门》《美人》绘声绘色,包举宇内,惊心动魄,流荡无垠。二人皆蜀郡人士,实乃汉蜀双绝,文赋双雄。

待毋昭裔告禀方休,孟昶浓眉微皱,见鹿太保握拳难抑,似有言语之欲,便开口问道:“鹿太保有何要事?”鹿虔扆顿时精力百倍,朝气勃发,比如头上蹭亮透白之银发:“圣上容禀,依老臣之见可于《温韦双秀图》旁辟一小块空壁,引《花间》曲家辞之一二摹刻墙上,以供来者瞻观。”一旁之薛澄州当即作出一副不屑模样。孟昶探听:“薛侍郎则觉得如何?”薛澄州抱拳道:“微臣才薄,蒙圣上看重,又得赵大人汲引,临时得选十余首小辞录之当朝文集,自知远不能与扬马李杜比肩,甚或较之温韦亦不成同日而语,有何颜面与贤人同台展演,乃至入文史典范,荒诞至极矣!”

唯精力谓不朽。丽华去存质,融入民族魂。风骨气神韵,生而俱有之。

踮脚上跳,帮着太保掠取冠帽者,乃太保门客阎选。八首小词支出《花间》,也算一时贵显,却死守不仕,以狷介自许,号之“阎处士”。或受太保家风熏冶,此次入朝除青衣玄袍外还特地选制了一顶三尺高帽。因头小而帽宽,且双脚腾跃,固虽手扶却仍旧跌落半空。

刘莲心照实道:“昭仪娘娘素好午后小憩。”转而继告:“方才下官见着南修仪正驯语莺哥,不如……”孟昶摆手叹道:“罢了,朕亦困乏。”遂传令掉头行船,临重光殿登陆,穿中门,往承乾殿行。

为人自守,且善长笛,称得上西蜀文士之俊彦,竟然在李国史跟前失了颜面,不由要问这李国史何许人也?

子桓有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何谓不朽?

啊哈,原是躲在画面居右,竹简堆背面去了。竹简扎捆均匀,且以青麻镶边,效古卷堆叠之法垒若小山。小山旁一人倚着,伙而分歧,佯装睡去,其名徐光溥,博学善诗之人。一人单独立着,这便是鼎鼎大名的赵崇祚,顾命大臣赵廷隐之子,都虞候赵崇韬之弟,字弘基,官至卫尉少卿,曾受命编选《花间集》,遴选十八家蜀中文秀五百首入集,却始终未录本身一首,其公心可鉴,非常人能及。

劝说一旁主持公道者为毋昭裔,广政三年(940年)受命分判盐铁,次进左仆射,位兼宰相,人称“毋相”。毋相博学有才名,精经术,喜诗书,“堆秀”一议便是由其主导,本意借“花朝”之期,以《花间》为序,邀蜀中文士会聚痛饮,成绩一段嘉话。谁料饮宴未开,便入了这“文人相轻”的怪圈,实乃始料未及。

画面居中当是四人周旋于一顶冠帽。夺帽者,薛澄州“薛侍郎”是也,因唱《浣溪沙》词立名天下。本为河中人,幼年进士入蜀,才调出众,任职侍郎。却因恃才傲物,贱鄙别人,止步侍郎之职。适逢花朝佳节,携十九首当选《花间》小词弄笏入朝。而当“对劲洋洋”赶上“趾高气昂”,自是不入法眼,言语间不觉上了手,一把夺了鹿太保的冠帽,这便为《西蜀文臣夺帽图》开了卷,掠了影。

推荐阅读: 烹鹿隋末     第一狂婿     天神殿     我的野蛮老祖     战姬随我闯异世     江先生,请持证上岗     九阳踏天     都市医武狂少     我的恶魔游戏     我的七个姐姐风华绝代     重生都市修仙     圣魂至尊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