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面?”我大声喊道。
这几天白日,我们饱受飞溅的冰屑的攻击。偶然大雾满盈,站在潜艇的一端会看不见潜艇的另一端;偶然,俄然暴风高文,大雪飞舞,厚厚的积雪得用铁镐才气凿开。只要在零下五度的气温下,鹦鹉螺号满身高高攀会被冰层覆盖。如果是一艘帆船,那么滑轮都会被解冻在滑轮槽里,帆索有能够没法伸开。只要不使帆船、由不烧煤炭的电动机推动的船才气够到如此高纬度的海疆来冒险。
[3]原文如此。
三月十五日,我们超出了新设得兰群岛和奥克尼群岛所处的纬度。艇长奉告我,畴前这些陆地上栖息着很多海豹家属。但是,那些英国和美国捕鲸船猖獗地滥杀成年海豹和怀胎的雌海豹。在他们大肆搏斗今后,昔日朝气勃勃的陆地变得暮气沉沉。
我的心怦怦直跳,我们可否浮出水面,并且呼吸到极地的新奇氛围吗?
“阿罗纳克斯先生,我也这么以为。”尼摩艇长答复说。“我只是要提示您,您在颁发了那么多反对鄙人打算的定见以后,现在又提出附和它的定见来压我。”
“瞧,先生,”他对我说,“您和您的艇长真让我感觉不幸!”
气温非常低,安排在内里氛围里的温度计唆使的气温是零下二至三度。我们穿戴和缓的海豹或海熊皮袄。鹦鹉螺号的舱里有电热器恒温供暖,内里再冷内里也感受不到。何况,它只要潜入间隔海平面几米以下的水层,就能够处于可忍耐的温度当中。
“南极!”我大声喊道,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个思疑的行动。
第二天,三月十九日凌晨五点,我又回到了客堂。电动测速仪奉告我,鹦鹉螺号已经放慢了速率。此时,它正在排空储水舱,向海面上浮,不过很慢。
“得去问他,”龚赛伊答复说,“归正,到不能再往前走时,他总会停下来的。”
“哎,传授先生,您今上帝意可真多!”
不能!一阵撞击声奉告我,鹦鹉螺号撞到了大浮冰底部的大要。按照撞击声估计,冰层还很厚。用帆海术语讲,我们“触礁”了。不过,方向相反,是在1000英尺深的水下。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头顶上,有2000英尺厚的冰层,此中1000英尺[3]浮出水面。是以,这里大浮冰的高度大于我们在它边沿测得的高度。情势不容悲观。
“是的,先生。它要去南极!”
我和龚赛伊一起坐在客堂里。透过防护板开着的舷窗,我们在旁观南极海的基层水域。温度计的指针重新上升,压力表的指针在刻度盘上不断地挪动。
“是冰,永久是冰!”
“的确如此,”我受艇长推理的影响,应和道,“固然陆地的大要已经被凝冻,但是,按照海水的最大密度比冰点大一度这个颠扑不破的事理,基层海水仍应当是能够自在通行的。并且,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些大浮冰浸在水里的部分与浮出水面的部分二者的比例应当是4:1吧?”
在如许的气候前提下,气压计的指针普通处于低数值的程度,乃至跌到了73.5厘米。罗盘则没有任何精确性可言,越是靠近不能与地理南极混为一谈的地磁南极,发了疯似的指针唆使的方向就越是南辕北辙。因为,遵循汉斯顿的观点,地磁南极大抵位于南纬70度、东经130度;而按照杜佩雷[1]的察看,地磁南极位于南纬70度30分、东经135度。是以,必须把罗盘挪动到潜艇的各个部位,停止多次察看,再取各次察看的均匀值,才气得出大抵的方位。不过,我们常常凭估计来标注鹦鹉螺号飞行的线路。因为航路蜿蜒盘曲,方位标不竭变更,用这类体例标注航路不太令人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