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菩萨(大乘菩萨)
4法眼,为菩萨的眼,晓得统统法门、真谛。
(2)离垢地,即成绩戒波罗蜜,断除修惑,涤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
1初禅三天:指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初禅以上已不食人间炊火,是以没有鼻、舌二识,但是另有眼、耳、身、意四识所生起的喜、乐二受,以及寻伺思惟的才气。
(6)虚空内清净无垢焰光开相地,谓能安闲示现六神通以显现无常事。
(1)甚深难知广明聪明地,谓断除细风俗,于诸法得安闲。
六通:天耳通、天眼通、贰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
(2)清净成分严肃不思议明德地,谓能安闲转正**而开显深义。
末那识,是固执于阿赖耶识而循环不灭的我识。它能够保藏统统造业的种子,同时那些种子依托这个识的人缘而能够形服从报。第七识的“末那识”属于通俗的理性范围。但同经常受烦恼的扰乱,并且还在那为烦恼所扰乱,狭小地限定本来本身的。
(四)身一想一识住,又作身一想一如遍净天,为****第三禅。此中有情身相无异,唯有乐想,故想一。
(三)身一想异识住,又作身一想异如极光净天,为****第二禅。此中有情身相、面貌无异,乐与非苦乐二想交参,故称身一想异。
(一)身异想异识住,又作身异想异如人一分天,指人界、六欲天及劫初起除外之****初禅天,此处之有情身相、面貌皆异,苦乐、不苦不乐之想各亦不同,故称身异、想异。
藏密也有宁玛十六地之说,前十地不异。十一地为普光地,别名等觉位。十二地为净莲地,别名妙觉位。十三地为咒蔓大集地,别名圆觉位,无上正等正觉位,别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四地为大乐地,十五地为金刚持地。十六地为无上智地,别名金刚总持。此中十二地到十六地都是佛陀,大日如来处于第十三地。中心大日如来、东方阿閦佛、北方不空成绩佛、南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位于十五地金刚持。普贤王如来为十六地金刚总持,普贤王如来就是原始佛,就是阿达尔玛佛。十地以上相称九识的阿摩罗识。
第四章声闻(小乘罗汉)
缘觉(辟支佛)乘十地:
(6)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指觉了此三法界之位。
5仁爱心轮(胸部,绿色,十二块花瓣,爱众生)
1空无边处天:指厌于色身捆扎,不得安闲,欣求虚空无边,由加行入空无边处定为因,所得定地的果报。
(5)学信戒地,指三学成绩之位。
第八章佛乘十地
(4)焰慧地,即成绩精进波罗蜜,断除修惑,使慧性炽盛。
也有版本,等觉为佛菩萨,为补处菩萨。文殊、弥勒同为为等觉境地。
独觉罗汉=缘觉罗汉=辟支佛=八地菩萨=七识住的三摩地
第九识又可分四个层次(四智):
8自发顶轮(头顶,紫色千花瓣,自发罗汉果,相称七地菩萨)
菩萨发愿证佛,证菩提心。大乘罗汉(自发)贯穿菩提心,没有收回来。菩萨(觉他)发弘愿,普度世人,众生见证菩提心。佛陀(觉行)完成弘愿,菩提心美满。
声闻罗汉=七地菩萨=七轮的自发顶轮=六通的漏尽通=五眼中的慧眼
(七)无统统处识住,超出统统识无边处。后三识住为无色界之下三天。此七处为识之安住处,为有情皆希往止之所,故称识住。
(10)风俗渐薄地,指断除风俗,至渐次微薄之位。独觉罗汉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