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神韵 > (十) 茅山

我的书架

在玄门传说中,茅山充满了奥秘色采。相传三茅真君在茅山修炼时,曾留下很多神迹。如茅盈炼丹成仙、茅固驱邪治病、茅衷普渡众生等故事,广为传播。这些传说为茅山玄门文明增加了无穷魅力。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陈抟受天子召见,赐号“清虚处士”。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陈抟去都城洛阳招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隐居武当山九石岩。

茅山的天然景观与玄门文明的相互映托,使其成为了一个奇特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旅客前来观光、朝圣,体验玄门文明的魅力。

▲萧抱珍(1067-1166):字元德,为金初太一道初创人。卫辉路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别名元升,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变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主教传道。

茅山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胜,东临太湖,西接南京,南依天目山,北靠长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骚人竞相歌颂的一方宝地。

太一道创建后,于天眷初即“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寻以所居湫隘,不成揭香火斋洁之虔,乃于州东三清院故址,葺茆而庵”。

茅山玄门文明的发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期间。据《云笈七签》等玄门文籍记录,茅山原名句曲山,因山中发展着富强的茅草而得名。

1、是茅山玄门文明的传播,使得周边地区的公众对玄门有了更深切的体味,促进了玄门文明的提高。

▲陈抟(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河南省鹿邑县,另说在今亳州市)(或云普州崇龛县,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人。,五代至北宋期间羽士,被誉为“陈抟老祖”。

据史料记录,茅山原名“句曲山”,因汉朝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炼成仙,故改名为“茅山”。

玄门传说中,茅山是玄门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修炼成仙的处所。他们在此山修炼得道,创建了茅山派,从而开启了茅山玄门文明的汗青篇章。

茅山玄门重德贵生,玄门倡导品德涵养,夸大以德摄生,以为品德是修炼的底子,只要德行高贵,才气延年益寿。

2. 茅山玄门文明的创新生长:在玄门音乐、绘画、修建等方面,茅山玄门不竭融入当代元素,创新表示情势,使玄门文明更加活泼和富有期间感。

,公元1067年三月廿四诞辰。金代羽士,玄门太一道(也称太乙道)的初创人。别名元升,原从真人处授秘箓,演变为“太一三元法箓”,遂在卫州自主教传道。

▲杨羲(330年-386年):字羲和,东晋期间羽士,葛洪的弟子,担当并发扬了葛洪的玄门思惟。杨羲善于符箓,创建了茅山上清派,被尊为上清派祖师。

东晋期间女羽士,被誉为“魏夫人”。魏华存是茅山上清派的首要传人,对上清派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关头感化。

▲魏华存(252年—334年)晋代任城人,字贤安,又称紫虚元君。正一天师清微派祖师、正一上清派第一代太师。

优胜的地理位置使茅山成为玄门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东南第一山”。

茅山玄门文明的特性首要表现在其思惟体系上。茅山玄门融会了道家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实际等,构成了奇特的修炼体例和宗教理念。

同时,与高校和研讨机构合作,展开玄门文明的学术研讨。

高道们在茅山的修道、布道、着述活动,不但丰富了茅山玄门文明的内涵,也为厥后的玄门生长奠定了坚固的根本。

推荐阅读: 空间修仙:重生逆袭小孤女     我游戏中的老婆     毒妃凤御天下     情渊     名门傲妻:权少,你栽了!     开局送五宝:奶爸要逆天     绿肥红瘦     我可能玩了假的游戏     帝女御夫记     重生之仙帝虎爸     胭脂劫:乱世繁华     国色生香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