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前两处疑点,待黛玉想了然时,顿觉曹公所用那一句“在路不记其日”用得实在是妙不成言。这薛家在路之途,本就不该以光阴计,乃是命案体味之时,就是薛家到京探亲之日也。
对了,宝钗到贾府的第一个生日,贾母曾为之筹办,那是……十五岁的生日。若以此倒推薛家进贾府的日子的话,也就是说,薛家是在宝钗十四岁时入的贾府。宝钗生日是几时来着……好象有那里提过宝钗的生日与贾母的生日同在正月罢,那么宝钗的十四岁应是宝玉十岁,不对,宝钗最多较宝玉大四岁,宝玉的生日是饯花节――芒种来着,前段日子才刚过了的,老太太说宝美女还小,没长全魂呢,不让大办,只往各处古刹道观里捐油刻符,家里也是借着节日热烈了热烈。黛玉初时不知,后又感觉本身在孝中,这礼送得也不吉利,是以本没甚么表示,却被宝玉烦了好一阵,说是不在乎这些,定要她补上份礼,黛玉咬牙不肯,这官司到本日都还式微定呢,黛玉又怎会不记得这小子的生日。宝玉生日月份较宝钗大,则宝玉当时应是十岁末,十一岁初罢,想来老是在那一年里薛家入的贾府。宝玉现在才过了八岁,另有两年余?如此一来,也就对得上了。
贾府看着家大业大,却无一个能挑大梁的男人,此时就连元春也不知是做着女史呢,还是劣等的嫔妃呢,还是未成大气。一大师子的前程均暗淡不明。恰是寻求各方助力的时候――就连黛玉入府,大略贾母也是有这方面考虑的罢。是以明知有薛蟠如许喜肇事的白痴,贾府乃是开门揖客,迎了薛家入府。并且薛家要送女儿待选,走的也是后宫外戚的门路,贾府自家的女儿已在后宫,这条门路已就是运营好了的,帮薛家一把,并不再多费甚么人脉银钱。而薛家,许就是指着贾府运营的这条门路前来投奔的。一个要借势上位,一个是顺水情面,真真是一拍两合。有此好处使然,人虽未到,事倒是早就定了的。
薛家进京一节,世所疑问的一点乃是这薛家自抢了香菱打死人后,就以送妹待选为由离了应天府。直至贾雨村结了杀人案,薛家才在贾府露了面,这前前后后,起码是一年不足。而黛玉以本身进京的行历而言,这好久的时候,额,走上几个来回都够了。莫非他们就不怕误了宝钗待选的日子,还是说,这待选只是个借口?
如此说来,这“待选”开的恩,只怕一定只要一次,应是那年天子说后,就一向放宽了限定,不然,又不是选秀,断没有选一主要花上两三年时候的事理。薛宝钗,为了这个兄弟,还是迟误了好几期的待选罢,以现在十2、三岁都能够嫁人的民风,这十4、五岁才去待选,年事确是大了些呢。只是,这香菱的娘,是不是来得太早了?噫,一定一定,她虽说几头都沾着点亲戚,可从无来往,何来情分。恰是要早早地进京,与各府来往着才好……
再说这薛家投往贾府之因。细细想来,也决非为着明面上曹公所说的启事。这大户人家的亲情,从根上论起来,只怕还脱不了个“利”字。而薛家带来的,除了一个极有望攀高枝的女儿外,另有一个犯太重罪的儿子,这机遇与祸害的题目,乃是一柄双刃剑。王、贾两家,各有算计。
三则,贾府与薛府,两家只能算作连襟。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嫁出去的姐妹也是各归夫家的,再如何姐妹情深,要叙亲情的,也只说住个三蒲月的,断没有这般一住经年的,到底是外姓人家呀。按理那位升任九省统制的王子腾王大人才应是薛家该投奔的端庄娘家人。就算薛家进京时王子腾“奉旨查边”,但家里夫人也是在的,且厥后王子腾回京了,这薛家还是住在贾府,没有挪动的意义,实乃奇特。――此也是黛玉最体贴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