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文只觉两股热气在体内百骸流转,令周身经络贯穿,最后交汇于百会穴。洞外虽是滴水成冰,而此时的赵秉文却暖意熏熏,身材的乏惫亦是一扫而光。
达摩道:“这风雪中疾飞的本领倒也不难,你可愿学?”
饶是达摩不紧不慢在山路步行,然赵秉文初学法门,且负薪冒雪,还是紧追不及,狼狈不堪。常常赵秉文脚滑将倒时,达摩的衣袖如流云卷来,将赵秉文悄悄扶定。
赵秉文依着达摩所授,运气转功,遍走周身经脉。约过了一个时候,感到满身真气活动。赵秉文大喜,长身而起,只觉身轻体健,随即纵跃攀爬,到树上掰拾枯枝,同时心道:“只恐达摩大师教我的便是武功了。不知如此修炼,需多少年方能与胡子张普通短长?更能强过殛毙父亲、掠取亦萱mm的那些贼人。”
翌日,风雪分毫未减。因宋云部属携粮,世人省着吃尚可无虞,饮用及烧饭用水则将积雪盛入锅中熔化烧开,然木料已告罄尽,明日所需全无下落。望着洞外的暴风暴雪,世人畏步迟疑,愁眉不展。
瞧了一眼不竭逼近的乌云及风雪,达摩不再踌躇,右手执锡杖疾刺山缝内壁,砰的一声,锡杖没入大半,然后内劲贯杖,右臂一振,只见锡杖没入处约丈余范围内的石块窣窣而落,再抖擞左臂,以内力盈袖,一卷一拨,落下的石块转眼被甩出大半。
未几时,风雪铺天盖地而至。
甫出洞口,赵秉文即被风雪刮的站立不稳,便是一步也难迈出。抬眼瞧去,达摩却巍然不动,仿佛在微风细雨中赏景。
宋云正半信半疑,一名流兵近前禀报,山上气候骤变,恐未几时便会有暴雪来袭。世人急望远处,只见阴云翻滚,暴风挟雪,均神采大变。
宋云心中暗道:“这场风雪不知何时能停,若光阴久了,我们携粮再多,恐亦有山穷水尽之时,现在自是人愈少愈好。且我若派兵士外出拾柴,人少则难以成行,人多则家中空虚,那名胡僧武功甚强,满脸胡子的黑大汉也似不弱,只恐趁虚夺粮为害。”想到此,便面露难色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我这班部属均是金玉其外,摆摆门面,却从未上过疆场,更无武功傍身,在这般风雪下出去亦无大用,反倒平增伤亡。何况他日返国,本官于朝廷、于他们父母妻儿没法交代。不太小兄弟年纪虽小,却凡事敢为人先,虑事面面俱到,令人好生敬佩,更令本官这主事之人忸捏哪。”
“愿学,愿学。”赵秉文嚷道:“求大师教我。”
一 世人顿时诧声四起,交耳群情。定林寺出身的张虬听闻这胡僧便是初祖达摩,三角眼圆睁,张着大口,惊得说不出话来。
赵秉文正暗自对劲,哪知达摩此次返程却不再步行,而是掠到山脚下,拾崖纵身而上。赵秉文跟到山脚下,望着数丈高的山崖,不由咋舌,紧了紧毡衣,默运内力,强提一口真气,硬着头皮向不远处的凸石跃去……
赵秉文晓得风雪将至,将位置记下后扭身便跑。
达摩诵了声佛号,与宋云道:“贫僧且去寻个避处,请施主带领大师在此稍候。”话音未落,达摩身如电射,人已纵出十余丈外。
达摩微微一笑,遂传了一段口诀与赵秉文,并教他埋头、调息的法门。学完口诀,二人于树下拾柴。达摩瞧着堪够世人一日之用,便叫赵秉文背上柴,默念口诀,以刚才所学的法门发力,随在本身身后返回山洞。
这日,二人来到树林,发明树下的木料已然拾完。赵秉文正四周寻觅,却见达摩轻飘飘纵起数丈,跃上树端枝头,寻些枯枝扔了下来。
待赵秉文引世人来时,达摩已将山缝拓为可容百人歇息的山洞。宋云批示世人起火烧水,各自安息。达摩只在洞内隅角打坐不语,张虬却似怕他普通,唯恐避之不及。赵秉文心中甚是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