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的盐商想要将两淮的海盐卖到天下去,就必须向盐运衙门“请盐引”。
获得了盐引,盐商贩的盐就成了“官盐”,能够合法买卖。
来江南之前,贺六便对盐商富甲天下的各种传闻如雷贯耳。
这孩子的手里拿着一把弹弓。中年人怒骂道:“你个败家子!打麻雀用石头子不可么?你看看你,偷着让你母亲给你买了这么多铁珠!竟然用铁珠打麻雀!你真觉得你爹有金山银山?”
马步塘问:“本来是贺大人,胡大人。二位找我来有何事?是来让我纳捐的?”
这座府邸倒是没有贺六设想的华贵,只是浅显的四进院罢了。
盐引是一种凭据,盐商想合法的贩盐,只要向盐运衙门交纳诺干数量标盐税,就能获得多少数量标盐引。
马步塘道:“贺大人,这两个月里,一共有六位官员来过我家。全都是让我纳捐的。以是我曲解了您的来意,还请包涵。”
说完,贺六径直起家,头也不回的出了饭厅。
贺六道:“马员外快快免礼。”
马步塘身为盐商总会的会首,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倒是没有吃惊,只是跪倒叩拜道:“草民拜见二位大人。”
贺六表白了来意:“我这趟是奉了皇命来江南的。天然该替皇上遗风问俗。此次来找马员外,并无任何的公事。只因为马员外是江南盐商中的俊彦,想跟您结识下。”
门房引着贺六来到后院当中。
两淮盐税十年内减少了八成,不过是因为私盐的数量比十年前多了八成。
说完贺六取出了锦衣卫的腰牌。
大明的百姓,谁不晓得锦衣卫的恶名?门房惊了一跳,道:“小,小人这就通传。”
盐商从盐农手中花一两银子收来一担私盐,要向盐运衙门交纳三两银子的税,才气换得盐引。
江南盐商总会会首马步塘的府邸在扬州城西。
门房对那中年人道:“老爷,这两位锦衣卫的大人找你。”
贺6、老胡与马步塘来到客堂。
######大明有三大产盐地。一为四川,产井盐。一为山西,产池盐。一为浙直,产海盐。而浙、直的产盐量,要占到全部大明的八成以上。
马步塘苦笑一声:“官家的人来找我,向来只要一件事,那便是纳捐!这里不是说话的处所,客堂请。”
诸如此类的传说另有很多。江南盐商,已经变成了富商富商的代名词。
马步塘起家:“敢问二位大人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