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嘲笑道:“你不想,莫非姨母便想吗?她之以是对卫恒姐弟礼敬有加,为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卫珠被我这些话吓了一跳,瞪大了眼睛望着我,愤怒之余,脸上模糊现出惊骇之色。
卫璜捧着块红豆糕,小口小口地吃着,瞧着极是斯文清秀。
一个月前,他的伤势便该病愈,可他却仍旧“养病在家”,整日闭门不出,不知是又添新病,还是仍被卫畴惩罚,在家闭门思过。
姨母对我一家有恩,我又何必多事,让她再为卫珠的不懂事而烦神。如果她是以重罚卫珠,再被卫恒姐弟晓得了,猜出是卫珠告的密,岂不更增彼其间的怨怼。
“司空在日,你天然能够仗着司空对你这个幼女的娇宠,恃宠而骄。可如果有朝一日,司空不在了呢,到时候另有谁来庇护你?”
毕竟,我还是没有去看望他的伤势。
既然没法压服于她,我又何必白搭唇舌。即使我现下和亲人借居于此,可也不肯事事皆不能自主,由人摆布。姨母有她的筹算,我亦有我的考虑。
想是为了避开我,他亦绕道而行,成果好巧不巧,我二人又给撞到了一起。这时我才发明,他身后竟还跟着一个荀渊。
明知我如许问他,恐有不当之处,可我忧心他的身材,还是如许问了出来。
此时狭路相逢,已是无路可绕,也再没法躲避。我只得硬着头皮,上前敛衽施礼道:“三公子安好,听闻前些光阴,公子身染急症,不知可否病愈?”
不等我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荀渊已在一旁急道:“子恒,你竟真要应下这门婚事吗?你——”
这句话如同一只重逾千斤的石磨,在我心上来回碾压。他话虽说得含蓄,却比方才荀渊直言快语的刻薄讽刺更加伤人百倍。
卫恒并不睬会我的问候,倒是立在他身侧的荀渊忍不住出言,替老友打抱不平。
我待卫珠这个表妹,一贯温言软语,但是这一次,却不得不端出阿姊的架子,出言经验起她来。
想是姨母见卫珠年幼,又最是渴念依靠父亲卫畴,便未曾对她如此这般言明短长,亦是想着她年纪尚小,虽对卫恒姐弟有些牢骚,只要多加管束勒令,便可保相安无事。却不想她竟仗着卫畴的宠嬖,直接告了卫恒一状,昔年夙怨未解,现在又添新恨。
我木但是立,任由荀渊不留涓滴情面地将这些话狠狠砸在我身上。想来卫恒也觉得是我到卫畴那边告了他一状,乃至觉得是我想嫁给他,找了姨母去处他逼婚。
被打了三十军杖,也不知他伤的重不重?
这些光阴,只他一人经常来找岩弟玩耍,而卫玟,自从他那次嚷嚷着说要去求姨母让他娶我后,就再也未曾来过。
但我并不是白白替卫珠保守这个奥妙。我要她从今今后,再不准对卫恒姐弟有半分不敬,更不准再到卫畴面前去告黑状,不然我就把她做下的那些错事,全都奉告姨母晓得。
“不然呢?就如许蜗居于府中,养一辈子的病吗?”卫恒嗓音沙哑,尽是苦涩。
一日,我遵循太医的叮咛,夙起去园中汇集竹叶上的露水来给母亲煎药,不想却好巧不巧遇见了卫恒。
我不想她再去伤害卫恒,亦不想,她的蠢行扳连到姨母,有朝一日,祸及她本身。
姨母来看望母亲时,只淡淡地跟我提了一句,说卫玟是小孩子混闹,让我不要放在心上。又说因为卫恒俄然得了急症,“卧病在床”,卫玟被他父亲拎到虎帐里接办卫恒手中的事项,每日忙得脚不沾地,怕是这两个月都得空回府。
如许的不期而遇,当然让我暗自欣喜,可一想到他对我的讨厌,本来雀跃的一颗心重又归于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