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私声顿起,院中角落处,有一个少年郎君正伏在矮案上小憩,被吵杂喧哗之声惊醒,吧嗒吧嗒嘴,眼皮颤了两颤,渐渐半睁眼睛,懒懒的朝着阶上一瞅。
右边之人乃是会稽孔愉,孔敬康,其面呈难色,瞟了虞喜一眼,问道:“仲宁兄,依你之见,应作何论呢?”
“这……”
正中儒者脸颊微微一皱,轻声作赞,随后缓缓起家,将手一拍。便有侍着捧着一摞箭囊疾疾行来,置放于案。
会稽学馆建馆三年,初年另有次等士族前来招考,当然无一例外尽皆落第,自那后便再无次等士族前来。模糊然,会稽学馆只容中、上世家已成暗例惯识,不想本日却再闻次等士族之名,世人如何不惊!一时候,指指导点不竭,有幸灾乐祸,亦有不觉得然,更有甚者缓缓点头,暗叹:幸亏如此好风仪,倒是次等……
“何人?”
行至阶下,挽礼鼻下作揖手;踏上阶,身子微微一倾,便欲执箭囊。
桓温抽得射策为赋长诗一首,咏赞北溟之鲲,此诗早在他来之前便已作好,提着毫笔纵横作书,于外界之事之物,仿若未闻。
“咦,咦何咦?”
虞喜扫了一眼桓温,沉默退至案后,提袍落座,挥手笑道:“该当秉公作断!”心中则道:看来桓氏子与这刘浓,友情并不深啊!唉,桓彝,情面我已至,你可切莫讲错,让我儿……
“然也。”
“且慢!”
果不其然,话将落地,阶下哗然。
阶上人独立,孑然影孤斜。
“且慢!”
正中儒者续问:“何家美郎君耶?”
这些郎君皆是各家精英后辈,自小饱读诗书,等得便是这一刻。虽说前来学馆并非真为肄业而至,但若能折众英于面前,弹冠成绩佳名佳誉,岂会不肯?
顿!
刘浓徐纳一口气,于胸中浑然一荡,渐渐起家,沿着中间青石路直往,目光暖和似旭,法度不紧不慢。
刘浓就着满场的目光,将手半半斜拱,冷声道:“叨教题!”
“罢!”
“次等士族……”
嗯,何意?
闻言,王羲之浑身猛地一震,脚下木屐踏空,身子突地一个趔趄,眼看便要滚个四仰八叉、仪态尽失。幸而刘浓隔得近,刹时斜踏两步,一把将其拽住,待其稳住身形,笑道:“这位郎君,周公可有告之,似梦非梦,教人迷途。”
刘浓本来微阖着首,两侧之人也心不在此,是以皆未看清。此时经得他这提示,谛视相投,一看之下,神情微怔,随后便忍不住的赞声不断。
赞声中,王羲之眉头微皱,仿佛颇是不耐,而后三步踏至案前,看亦不看,顺手取出一策,合在手中,揖手道:“瞻箦,珠联生辉,本日,你我何不辉之!”
不但欲以题难,更要借此将刘浓积年所蓄名誉一举败尽!如若刘浓考核不过,想来江左便会遍传他乃欺世盗名之辈!果然老尔弥辣,杀人不见血,恶毒至斯……
而阶上三人,面面相窥,神情各别。此时,他们自是将这卧蚕眉认出,王羲之,王逸少,琅琊王氏此代最杰出的精英后辈。他不去雅室代表王氏与袁谢等后辈靠近调和,跑来此地厮混做甚……
其言甚朗,遥遥而漫。
自他一出来,刘浓心中便是“怦”的一跳,那对卧蚕眉委实太奇特、太熟谙,岂能相忘。王羲之,王逸少!暗中则稍奇:他本已是谢裒弟子,为何尚要来此……
“然也!”
王羲之行礼,对揖。
褚裒本正行文,闻言初时心喜,倏尔面色骤变,眉头舒展,捉着笔凝目刘浓,面呈担忧。
“固所愿矣,何当请尔!”
便在此时,正中儒者眉梢凝簇,神情颇是踌躇,似罹难决之事,半晌,侧身向右,淡声道:“敬康兄,如果如此,该作何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