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茶后,门内传来朗朗笑声。
已然迟了,一只带着甲套的手掌高举,两排甲士随即整齐齐截的顿足,紧接着,那人渐渐放下右手,按着银剑,一步步走来,甲裙上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耀目光辉。
桓温奇道:“既是如此,为何意又在北?”
刘浓道:“祖豫州,英豪也,刘浓难望其背!”
当下,两人边行边聊,间或会商些经吏理义,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东华二门。尚未出门,便听得阵阵‘锵锵’铁甲斯磨声,随后便见一队甲士快步颠末门口,为首之人身量不高,浑身高低都笼在铁甲中,脸上也覆着面甲,仅余眼孔与唇缝。
刘浓、桓温、殷浩。
刘浓摇了点头,一声长叹,朝着司马绍一揖,对着殷浩一揖,而后朗声道:“夏虫不敷语冰,螟蛉不知春秋!君不闻,幼鹄若欲展翅,必将锻羽而伏巢乎。”
桓温扫了扫袍摆,淡淡一笑:“愿闻刘舍人之志!”
刘浓懒得理他,捧着玉笏,阔步而行。
刘浓仍旧落在了队尾,站在台阶下,斜斜望向危耸的宫殿,只见翘角飞檐衔着如轮红日,日光胜火,全部宫殿都仿似在熊熊燃烧,而司马睿不知何时换上了一身正装,正依在白玉栏上,俯目看来。
行得极慢,每一步都仿佛踩着人的心跳。
“瞻箦,且避。”
声音嘎但是止,因为剑尖已抵下在了他的颔下。继尔,那剑尖往上微微一挑,殷浩跟着昂首。那人问道:“汝,又乃何人。”
绕廊道,走庭墙,前面的乌衣子们勾肩搭背,醉态酣然。出了城东门,十八名新晋士子能够端端方正站着的,独一三人。
阳光懒懒的洒在朱门口,四名带刀甲士背靠着廊住打盹,刘浓与殷浩走近都未发觉。
殷浩看着甲士步队消逝在巷子口,长长喘出一口气,涩然一笑:“走吧,瞻箦。”
“唉……”
“妙哉!”
殷浩笑道:“未想,小小青梅竟有如此服从。”
桓温明显闻声了,但却仿若未闻,面色还是平平,不紧不慢跟着二人。
王允之歪倾斜斜的走过来,胡乱一揖,醉笑:“本日,本日喝酒甚多,如果现下便去拜见太子,恐失礼节,莫若明日再往。”
刘浓三人同时对着大门实施,司马绍跨门而出,待瞥见独一三人前来,面上浅笑刹时一滞,而后笑容更盛,疾走几步下了台阶,虚虚一扶,笑道:“三位郎君,快快请起。”说着,看着殷浩和桓温,笑道:“这位郎君想必便是殷渊源,直若惠风温暖,风彩殊胜。桓氏七星,雄哉,壮哉!”又转首对刘浓点了点头,浅笑道:“刘郎君,可还识得殷道谶?”
“锵、锵、锵……”
刘浓看也不看他一眼,对着司马绍一揖,沉声道:“刘浓鄙人,身修诗书明理义,倾家而蓄武曲,不在别因,但在大江以北!”
戴着面甲看不入迷志,面甲下的那双眼晴却让人如坠冰窖。
刘浓见此中并无绿衣与青玉笛,转走目光,再把矮案一眼掠过,未几很多,恰好十八张,心中悄悄一叹:看来,司马绍早有筹办,何如事与愿违。
刘浓半眯着眼睛,问道:“此乃何人?”
殷浩朝下落在二人身后的桓温挑了挑眉,正色道:“当然,非与他同!嘿嘿,龙亢桓七星,真非真,假非假,自嬉而不知也!”
“嗯……”刘浓一愣。
一个时候后,宾主尽欢,司马睿在老宫人的携扶下,醉态熏熏的拜别,一干乌衣后辈面若潮红、神采奕奕,但走路却踉踉跄跄,更有甚者把行朝玉笏往腰间一插充作腰饰。
奇女子,不爱粉妆偏束刀,古往今来,有几个女子能以此垂史留名?而她,便是此中之一。刘浓深觉得然的点头,两人转过巷子口,太子府便近在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