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鉴把剑递给郗愔,指着刘浓,笑道:“若言儒雅及身随心,当今之士,另有何人可与此子比肩?”
姚氏伸手刮了下女儿的瑶鼻,紧了紧揽在女儿肩头的手,想起昔年与郗鉴之旧事,脸上也微微红了,叹道:“人间女子有几人可称心快意?璇儿与为娘同也,皆乃有福之人。莫论何如,但取心中所向。唉,只是可惜那刘郎君……”
骆隆压着嗓子低笑,勒马靠近刘浓:“若骆隆言,将军已故意而有力,故而,唯有奋力死战,以震诸方。刘郎君,信乎?”
刘浓剑眉一簇,默不出声。
郗璇伸指靠了靠唇,又提着裙摆看了看,正欲着履,焉知那埙声又来,顿时恼了,再也不顾了,提着裙摆,捉笔追声。
“呜呜……”
郗璇秀眉一颦,反过身子,顺手执笔交叉一撩,在出声的婢女脸上划了一个叉,将将好,封住了嘴。而后,提笔便归,行出三步,又捉着裙摆返身而回,微微倾身,俏俏探目,窥视。
“好,好好,不提,不提也罢。”
将至冷巷口,埙声渐烈,巷外却传来一阵开朗的笑声。有阿父,有大弟,另有何人?捉着笔,歪头一想,埙声蓦地一裂,小女郎脚步不由得再迈,靠着巷墙,探首悄望。
姚氏无法,再与女儿温存半晌,又命婢女们奉上鲜汤,看着女儿食了足足小半盅,方才对劲的一笑,叮嘱女儿早些歇着,莫要伤神、伤眼,而后估磨着郗鉴赴宴将归,便领着婢女们款款拜别。
刘浓道:“此乃将军布局,岂可妄议?”
“稍待。”
“刘郎君,何急也!”
姚氏轻步迈至阶上,朝着女儿身侧的两婢摇了点头,表示婢女禁声,心道:‘璇儿就书亦同夫君,神意纳于此中,浑然不觉外物,俩父女何其类似也,却作陌人生。’
“哈,哈哈……”
刘浓面上微微一红,朝着郗鉴一揖,面向祖逖一揖。彻夜赴宴,宾主尽欢,但经他细观,祖逖与郗鉴俩人,字字句句,皆有所指。宴毕时,刘浓顺势向郗鉴请辞,郗鉴不允,言三今后,一并分开雍丘。他已拒郗鉴南邀之情,便不好再拒其相聚之意,只得再留三日。
刘浓心生愠怒,挑眉看向骆隆。
是夜,月临树梢,静悄悄。
埙声似路引,郗璇穿月而行,迈过院墙,墙边的甲士见自家小娘子未着履,垂首不敢看。慢走冷巷道,巷中执戈巡查的军卒避在两旁,待小娘子与两婢走远了,调转队首,沉默随护。
郗璇面上微微一红,《国风,伯舟》乃是闺中女儿,自幼与人相知相爱,却为父母隔绝,故而泛舟于湖,垂发系水,概而悲歌之诗。
“嗯……”郗璇犹自走笔,漫不经心的回应。
埙声随即而止。
“娘亲!”郗璇一声娇嗔,双手将娘亲抱得更紧。
“嘘!”
姚氏揽着女儿的腰,微一用力,把郗璇揽入怀中,柔声道:“汝父心中存结而难明,是以作瞒璇儿。然,我儿但且宽怀,旧事过去,现在那刘郎君已与陆氏为姻,不日我儿亦将入江南,届时,为娘定将好生劝你阿父,必使我儿觅得称心郎君。”
水月清冷,浸碎一地班驳树影。姚氏领着两名贴身近婢穿过月树丛笼,走向女儿的房间。婢女们托着热气缓缓的木盘,内里乃是姚氏亲手煲的鲜汤。
祖逖转头看向刘浓,但见其人宽袍大袖,却按剑徐行,虽是踩着木屐,却不起糜糜之音,反增多少锵锵。目光越来越亮,掂着腰腹,捋须笑道:“然也,刚柔并济,水火共存,天下之子,余余茫茫,有此胆色,居此雅瞻者,概莫可比!”
骆隆哈哈一笑,纵马而前,拦住刘浓,懒懒一揖:“将军有请,欲邀刘郎君,共驰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