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弹指流沙,现在的卫夫人少了多少峥嵘,多了几分高雅,细观眉色眼角,淡淡的斜纹胭脂难遮,模糊的忧愁细笔难画。
门内再出两婢,待瞥见刘浓时目光齐齐一闪,愣在当场。庾文君眉头微微一皱,捧着一卷书,朝另一边的牛车行去,四名小婢回过神来,从速跟上。
“刘浓,见过长辈。”
殊不知庾文君刚走几步,便俄然又顿住了足,回顾问道:“但是华亭刘,虎头……刘郎君。”
“不得无礼。”庾文君斜撩一眼,美婢顿时敛声,随后她又对部曲叮咛道:“此乃华亭刘郎君,快快请入内,切莫怠慢,夫君刚才还在念及。”言罢,面向刘浓:“夫君与刘郎君平辈而论,刘郎君勿需多礼,各执其意便好。文君另有事在身,就此告别。”
“罢!”
“虎头!!!”
刘浓道:“刚入建康,尚将来得及。”
月色同轮,刘隗将手中手札于火上附之一炬。而后渐渐起到院外,皱眉思考,嘴里则喃喃有辞:“奇也,我澎城刘氏与沛郡刘氏固然同姓,但分族已稀有百年,刘耽竟会与我来信……其意在何?莫非真是助那华亭刘浓,高升一步?!非也,沛郡刘氏,绝非如此……”(未完待续。)
……
因而乎,此消彼长之下,晋室之才,奇缺。
卫夫人冷然一笑,继尔挺了挺身,淡声道:“自小见汝,便知汝心极重,乃薄情寡恩之辈。不想本日长成却变了模样,是卫茂弘眼拙,亦或别因,我亦不欲再行思度。现在,但且言事,汝隽誉传于江左,却不思为人拔擢,想必汝心已作决,说吧,欲谋何地?若力所能及,当助汝一臂之力,若非,请汝自归。”
四个美婢娇呼,眼里眨着异彩,昨日华亭美鹤入建康,惹得香囊漫天飞,早已传得里巷尽闻。
……
“哈哈……”
卫夫人缓缓抬目,定定的看着刘浓,很久,一声长叹:“汝乃何人,你我尽知,但且言之,汝至建康,意欲何为?然,事前言明,我卫氏今非昔日,于汝而言,助力甚少。”到底是卫夫人,冷言冷语,如冰似箭的直扑而来。
何故?刘浓淡然一笑,近几年,王敦豫章军府四下拔才,凡是驰名有望者大多入了豫章,而晋室朝庭的人才却愈来愈少,很多郡县都是一人多职。不言其他,便是此次扬州定品,参予定品者三百余人,入建康的,却只要三十余名家中羞怯的寒庶后辈,而这些后辈乃经世之才,按晋律与世家思惟,道高于术,他们只能处置九品以下官职。
“是,谢过娘子……”
刘浓微作含首,低眉敛目,心中却微动,卫协曾赠他一幅画,画中之人模糊便是她,刘浓识得她发髻的步摇,上面的琉璃倭珠出自华亭,而她必定便是卫协之妻,庾文君。
便在此时,俄然一声大喝响在头顶,吓了刘浓一跳,疾疾昂首一看,只见斜上方的假山上探出一个脑袋,此人额间斜染一团墨,唇上乱涂两抹红,犹自瞪着眼睛,吧哒着嘴,脸上却洋满了喜意,不是卫协又是何人?画痴卫协,一别七载,犹未改也。
“哼!”卫夫人冷冷一哼,瞥了瞥刘浓的袍摆。
“呀,原是华亭美鹤!”
卫夫人,簪花小楷卫茂弘,王羲之的书法教员,有《名姬帖》、《笔阵图》等诸多名帖正篇传播于世,而世家女郎们行书也多从于她,陆舒窈便写得一手妙笔簪花。自衣冠南渡后,河东卫氏一半在南,一半在北,卫夫人未随其夫汝阴太守李矩,而是一向在建康为卫氏培养精英后辈。
一炷香后。
刘浓道:“由华亭而至。”
刘浓跨入室内,长长一揖,而后便挺按膝,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卫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