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弦只是暗自品来,只见琅默又饮了一大口,还让茶水在齿间流转数遍,方才下咽。连弦便知,琅默亦是常饮茶之人。
两人相对而坐后,心如为二人奉上茶盏。谨慎翼翼的模样,琅默豪放一笑,道:“这不是在宫里,随便些,不消如许谨慎拘礼。”
“方丈方丈长年修习佛法,佛祖规语警省世人是最好不过的。方丈是智者,大师所言,朱弦定当铭记在心。”
“那小王便却之不恭了!”琅默本就是来讨茶喝的,此番却还要说这般的客气话,连弦心知,却也不去言明。
连弦不语,且看琅默接下来之举。琅默便自顾弹拨,作了一首《欸乃》。(注:欸乃,音读:ao.ai象声词,描述摇橹之声。)
回到了禅房,已近傍晚。连弦拜见了淑妃,淑妃便邀她一同去往太后的禅房,向太后存候,“太后娘娘邀我们一同用晚膳。”
“是!”心如回声便往廊中去取出茶具,小炉。煮水烹茶。连弦便还是在潭边寻了处岩石,坐于石上,持续观着水中鱼儿在水草之间畅游玩耍。顺手从身边草丛中摘了朵明黄色的小野花,对着水中倒影,插在发髻上。
这统统都看在淑妃眼里。
琅默打趣,连弦只好,又拜回礼,道:“哲王殿下言重了,朱弦辞职。”说罢便携同心如,回身拜别。
“也是此处山泉水奇佳,才气烹得出如许好水的茶来。”心如插嘴道。
琅默亦取盏来,回敬后饮了一口。赞不断口:“好茶!”
“是!”顺服地应到,淑妃稍候了连弦净了手,又梳洗了一番,二人方才出门去。对本日与琅默品茶之事,连弦自是绝口不提。
常敬便解释道:“潭中之鱼,饮山泉,食天然之物,本身自长。郡主慈悲之心,恐怕却会乱了其存活之志。”
“小王本日来山间巡查,正口渴,想到此处有山泉,便欲至此饮几口山泉。不想碰到郡主,品得如此好茶,真是三生有幸。小王要多谢郡主赐茶了!”
常敬大师来到跟前,连弦微微屈膝与方丈见礼。心如也与跟在方丈身后的小沙弥行了一平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