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子墨子曰: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请将欲富其国度,众其群众,治其刑政,定其社稷,当若尚同之不成不察,此之本也。
#2《闲诂》云:『所』下据下文当有『以』字。
#3『其』上《闲诂》、《校注》据王念孙说补『乡长治一三字。
家既已治,国之道尽此已邪,则未也。天下#16为家数也甚多,此皆是其家而非人之家,是以厚者有乱,而薄者有争。故又使家君总其家之#17,以尚同于国君。国君亦为发宪布令于国之众,曰:若见爱利国者必以告,若见恶贼国者亦必以告。若见爱利国以告者,亦犹爱利国者也。上得且赏之,众闻则誉之。若见恶贼国不以告者,亦犹恶贼国者也。上得且罚之,众闻则非之。是以祸#18若国之人,皆欲得其长上之赏誉,避其毁罚。是以民见善者言之,见不善者言之;国君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矣。然计若国之以是治者,何也?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24『问』《闲诂》校作『闻』。
#13『然』下王念孙补r则义分歧也然』六字。
然计得下之情将何如可?故子墨子曰:唯能以尚同一义为政,然后可矣。何故知尚同一义之可而为政于天下也?然胡不审稽古之治为政之说乎?古者天之始生民未有正长也,百姓为人。若苟百姓为人,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千人千义,逮至人之众不成胜计也,则其所谓义者亦不成胜计。此皆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是以厚者有阙而荡者有争。是故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挑选贤者,立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挑选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摆布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诸侯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其四境以内也,是以挑选其次,立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摆布其君也,是以挑选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诸侯、卿之宰、乡长家君,非特繁华游佚而择之也,将使助治乱刑政也。故古者建国设都,乃立后王君公,奉以卿士师长,此非欲用说也,唯辩而使助治天佑明也。
#1《闲诂》、《校注》『是也』作『也是』,『是』字部属句读,然也。
#26『不』下毕沅补『可』字。
注释:
#21『祸』《闲诂》作『褊』。
#22『同』毕沅校作州用』。
#14毕沅云:『祸』一本作『褊』。
#20毕沅云『义』字衍。
子墨子言曰:知者之事,必计国度百姓以是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度百姓之以是乱者而辟之。然计国度百姓之以是治者,何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何故知其然也?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是明民于9善非也。苟若#10明于民之善非也,则得善人而赏之,得暴人而罚之也。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上之为政也,不得下之情,则是不明于民之善非也。若苟不明于民之善非,则是不得善人而赏之,不得暴人而罚之。善人不赏而暴人不罚,为政若此,国众必乱。故赏不得下之情,而不成不察者也。
#10『苟若』《闲诂》、《校注》改成『若苟』,是也。
#7『以』为『吕』之误。
#5此下至『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有错简。《闲诂》、《校注》校作:『是故上者天鬼有厚乎其为政长也,下者万民有便当乎其为政长也。天鬼之所深厚,而强处置焉,则天鬼之福可得也。万民之所便当,而能强处置焉,则万民之亲可得也。其为政若此,是以谋事得,发难成,入守固,出诛胜。日:何故之以也?日:唯而以尚同为政者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若此。今天下之人日:方今之时,天下之正长犹未废乎天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