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至』《闲诂》、《校注》作『王』。
非攻中
#8『比』《闲诂》、《校注》作『北』。
国度发政,夺民之甩,废民之利若此甚众,但是何为为之?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子墨子言曰: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消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不堪而人#5,广衍数于万,不堪而辟。但是地盘者,所不足也,王民者,所不敷也。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敷,而重所不足也。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15『乃』上毕沅据《文选》补『天』字。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日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日苦,多尝苦日甘,则必以这报酬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而非,从而誉谓之#2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5『人』毕沅校作『入』。
#4『及』《闲诂》、《校注》作『反』,下句『及』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