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屋里碳炉烧得正旺,簇簇地立了一地的人,帷幔两边的高窗只开了些许裂缝透气,离窗远的人早已脸颊燥红,口干舌燥,可都大气不敢出,悄悄地看着榻上的老者将一碗药渐渐饮尽。老者须发皆白,虽戴着巾子,也模糊看得见顶发无多。其人面色暗淡,颧骨削立,目如残灯,仿佛随时都会被风吹灭普通。老者拥裘而坐,裘下已然穿戴一新,只是那肥胖不堪的身躯令人不忍逼视。这时,一旁的仆人将老者手中的空碗拿走,递上手巾。老者颤巍巍擦拭了一番,转头对峙在榻边的素衣青年道:“平君,多亏了你,我明天好多了。”青年人微微点头,无甚神采,只道:“老阁主,你需求多歇息,有甚么要叮咛的请尽量从简。”
进城时髦早,天气明朗,青空如洗。房通宝还未吃早餐,因而寻了个街边小铺,叫了一碗本地人喜喝的咸豆浆,搭一副大饼油条。这加了酱油的豆浆的确有些喝不风俗,可多喝几口倒也吃出了香味,配着刚出炉的酥脆大饼和炽热喷香的油条,分外舒心。一面吃,一面不经意地听中间的人闲话。江浙方言实在难懂,半晌,才大抵听明白,说是本日在城西桃花坞的长春观有一场大醮,而这主持打醮的羽士仿佛不是普通人,详细甚么房通宝也没听清楚,不过看门客讲得眉飞色舞,仿佛值得一看。
半夜未尽,夜雨乍收,初春深夜的寒气从青砖地上随风而起,透过鞋底,钻进衣衫,让人直颤抖抖。灵隐后山,白家别院中的仆人们此时都已在繁忙,井然有序,不但看不见睡眼惺忪的,连搓手顿脚的都不见,大家低眉敛声,面色凝重,偌大的一个天井里人来人往,却非常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