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潜邸 > 第200章 烟火

我的书架

《杨文公谈苑》记江南后主患清暑阁前草生,徐锴令以桂屑布砖缝中,宿草尽死。谓《吕氏春秋》云“桂枝之下无杂木。”盖桂枝味辛螫故也。然桂之杀草木,自是其性,不为辛螫也。《雷公炮炙论》云:“以桂为丁,以钉木中,其木即死。”一丁至微,一定能螯大木,自其性相制耳。

辨证二

《潜邸》by周乙

以往所传《尚书·禹贡》篇记录“云梦土作乂”,本朝太宗天子时得古本《尚书》,作“云土梦作乂”,因而唆使将现存本《禹贡》篇的这五个字改从古本。我查考现存孔安国的注,谓“云梦之泽在江南”,这说法是不确切的。据《左传》所载:“吴人攻入郢都……楚昭王涉过雎水,又度太长江,逃入云泽当中。昭王在泽中寝睡时,有劫盗进犯他,用戈来刺……昭王因而逃奔郧地。”楚昭王自郢都西逃而涉过雎水,那么他出逃时应当是先逃到了长江以南;而后他度太长江而进入云泽,又从云泽逃奔郧地,郧即现在的安陆州。度太长江而后至于云泽,进入云泽然后至于郧地,那么云泽必然是在长江以北。《左传》又记录:“郑简公到楚国拜候……楚王和他一起在江南的梦泽打猎。”杜预注释说:“楚国的云梦泽,跨长江南北。”《左传》说“江南之梦”,则云泽在江北就是显而易见的了。元丰年间,我从随州取道安陆而到汉口,有个做景陵主簿的郭思,能议论汉沔地区的古今地理,他也觉得在长江以南的是梦泽,在长江以北的是云泽。我用《左传》的记录查验,郭思的说法是可托的。长江以南即本日的公安、石首、建宁等县,长江以北则即玉沙、监利、景陵等县。大略这一带浩繁水流的会聚,以云梦之地最为低下,而长江以南的湿地,在大水减退后要较江北稍高一些,以是说云泽中的地盘方才暴露水面,而梦泽中的地盘已开端耕耘了。此种记录,应当是古本的笔墨更加安妥以南的湿地,在大水减退后要较江北稍高一些,以是说云泽中的地盘方才暴露水面,而梦泽中的地盘已开端耕耘了。此种记录,应当是古本的笔墨更加安妥。。

杨文公《谈苑》记录南唐后主腻烦清暑阁前长草,徐锴就让后主把桂树枝的碎屑撒在地上的砖缝中,多年生的杂草就全死了。并说《吕氏春秋》上提到“桂枝之下无杂木”。大抵是因为桂树的气味能蜇死草木的原因。但桂树能杀死草木,自是它本来的特性使然,它并不消气味去蜇草木。《雷公炮炙论》上说:“把桂木切成小丁,用以钉在其他树上,那树就会死去。”一个桂木丁是极藐小的,一定能够蜇死大树,自是它的特性与其他草木相克罢了。

作者:佚名

译文

晋\\江\\文\\学\\城\\付\\费\\小\\说

世人画韩退之像,脸面小而美髯毛,戴纱帽。这像所画的实在是南唐韩熙载,现在另有当时所画的韩熙载的像存着,题词非常明白。熙载谥文靖,江南人称之为韩文公,是以世人遂误觉得退之。退之身材肥胖而少髯毛。元丰年间,以退之配享文宣王孔子庙,各州县孔庙所画的都是韩熙载。后代不再能辩白,退之竟变成韩熙载了。

海州东海县西北有二古墓,《图志》谓之“黄儿墓”。有一石碑,已漫灭不成读,莫知黄儿者何人。石延年通判海州,因行县见之,曰:“汉二疏,东海人,此必其墓也。”遂谓之“二疏墓”,刻碑于其傍;先人又支出《图经》。余按,疏广,东海兰陵人,兰陵今属沂州承县;今东海县乃汉之赣榆,自属琅琊郡,非前人之东海也。今承县东四十里自有疏广墓,其东又二里有疏受墓。延年不讲地志,但见今谓之东海县,遂以“二疏”名之,极其乖误。大凡地名如此者最多,无足纪者。此乃余初仕为沐阳主簿日,始见《图经》中增经事,后代不知其因,常常觉得实录。谩志于此,以见天下地书皆不成坚信。其北又有“孝女冢”,庙貌甚盛,著在祀典。孝女亦东海人。赣榆既非东海故境,则孝女冢庙,亦先人附会县名为之耳。

推荐阅读: 重生八零之军妻撩人     仙路诡途     盛世红妆倾天下     我在王者世界无敌了     拯救全球     水浒任侠     万道帝师     大佬女友是妖精     帝少宠婚成瘾:宝贝,不许撩     穿越从氪金开始     最强医圣在都市     鬼眼金睛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