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贞心道:“当今之世,南阳与颍川、汝南两郡齐名,都是人才济济,当真名下无虚。”
再后边,即县君的居处了,一个三进院落,清算得非常整齐,院中有树、有菜畦,房屋略显陈腐,但很洁净。院门口有门卒保卫,入内有家奴服侍。
有的则是因“官名”为姓,比如“马”,出自赵氏,因其鼻祖赵奢号曰“马服君”,子孙故觉得氏;又比如这个“卿”,来源便是因其鼻祖曾被拜为“上卿大夫”。
听事堂后是户、法、决、仓、贼等等诸曹办公的处所,又从中穿过,来到后边。
他说的很诚恳,的确累,但累得欢畅。朱敞为之一笑,说道:“‘百姓若能安康,累亦乐在此中’,说得好!荀君在繁阳不敷两月,而隽誉已多次传入县中。比来我又听闻,荀君自家出钱,帮助里民买桑苗、修里墙,安抚孤寡。若天下为吏者皆能如君,何愁百姓不能安康,天下不能承平?”
“此诗乃章帝年间,河北清河县人虞经才所作。”
“提及虞经才,荀君能够不知;但提及另一人,荀君定然晓得。”
“贱名不敷提,鄙人文直。”
卿仲辽活着时虽很驰名声,但有关他祖上的故事,荀贞还真是从未传闻过,诧异地说道:“仲辽之祖竟曾参刺秦之事,为之避祸渤海?”
前边是办公的地点,后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寺舍”,官吏们居住的处所,一个是监狱,囚系罪犯的处所。因所谓“廷者,阳也,阳尚发展;狱者,阴也,阴主刑杀”,以是,监狱在“县廷”的北边。“寺舍”与监狱遥遥相对,其间有高墙、过道、天井相隔。
“那个?”
荆轲刺秦王,那个不知?荀贞点头答道:“晓得。”
……
——
“王涣因此说道:‘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遂以一个月的俸禄,帮助他去太学读书。”
“是。”
现在的这位县令,家世衣冠,亦为一时之选,族中有前辈任过尚书令。他的族父朱穆,当过冀州刺史,生性至孝朴直,尊德重道,延熹六年卒,身后被大名士蔡邕追谥为“文忠先生”。
“我门下主薄不缺,而主记方才因病告归。荀君如成心,我虚席以待。”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少壮不尽力,老迈徒伤悲”。这首诗,荀贞在宿世上学时就读过,只知诗名是《长歌行》,知名氏所作,不知出自那个之手,问道:“何人?”
荀贞不急着入坐,先拜倒在地:“繁阳亭长荀贞,拜见县君。”
进了二院门,经走廊,来到右边堂外。荀贞跟着文直他们两人在门口脱下鞋子,垂首恭谨入内。只听得文直说道:“禀县君,繁阳亭长荀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