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慎子 > 第8章 逸文

我的书架

弃道术,舍度量,以求一人之识识天下,谁子之识能足焉?(《荀子·王霸篇注》)

公输子,巧用材也,不能以檀为瑟。(《御览》五百七十六)

匠人知为门,能以门,以是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淮南·道应训》)

与天下于人,大事也,煦煦者觉得惠,而尧舜无德色;取天下于人,大嫌也,洁洁者觉得污,而汤武无愧容。唯其义也。

为毳者,患涂之泥也。(《书·益稷疏》)

家富则疏族聚,家贫则兄弟离,非不相爱,利不敷相容也。(《意林》)

昔者,天子手能衣而宰夫设服,足能行而相者导进,口能言而行人称辞,故无讲错失礼也。(《御览》七十六)

鹰,善击也,然日击之,则疲而无全翼矣;骥,善驰也,然日驰之,则蹶而无全蹄矣。

王者有易政而无易国,有易君而无易民。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蹠蹻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上,国之安危在于政。

孔子曰:“邱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御览》六百七)

善为国者,移谋身之心而谋国,移富国之术而富民,移保子孙之志而保治,移求爵禄之意而求义,则不劳而化理成矣。

有衡量者,不成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成差以是非;有法度者,不成巧以诈伪。(《意林》、《御览》四百二十九)

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不决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以后,虽鄙不争。(《后汉书·袁绍传注》又《意林》及《御览》九百七并节引。按:《吕氏春秋·慎势篇》引《慎子》云:今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一兔足为百人分也,由不决。由不决,尧且屈力,而况世人乎?积兔满市,行者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已定矣。分已定,人虽鄙,不争。故治天下及国,,在乎分定罢了矣。)

劲而害能则乱也,云能而害无能,则乱也。(《荀子·非十二子篇注》)

昼无事者夜不梦。(《云笈七签》三十二)

折券契,属符节,贤不肖用之。(《御览》四百三十)(《抄本书钞》百四云:折券契节,贤不肖日之物,以此得而不记于信也。按:文有脱误,不成读。)

河之下龙门,(《寰宇记》四十六河下有水字)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六帖》六作:追之不及。《寰宇记》亦有之字。)(《御览》四十)

法者,以是齐天下之动,至公大定之制也。故智者不得越法而肆谋,辩者不得越法而肆议,士不得背法而驰名,臣不得背法而有功。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成离也;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至法不成阙也。

小人食于力,君子食于道,(二句又见《意林》及《御览》八百四十九)先王之训也。故常欲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粟,其不能饱可知也;欲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然一身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其不能暖可知也。故觉得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贤人之言而究其旨,上说王公大人,次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按:《墨子》有此文)

孔子云:有虞氏不赏不罚,夏后氏赏而不罚,殷人罚而不赏,周人赏且罚。罚,禁也;赏,使也。(《御览》六百三十三)

兽伏就秽。(《文选·西都赋注》)

夏箴曰:小人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老婆非其有也;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戒之哉!(按:《逸周书》有此文)

推荐阅读: 天医下山:我的高冷女总裁     大唐躺平皇子,李世民求我称帝     千亿盛宠:大叔,吻慢点     宝宝很乖,求表扬!     娇妻甜蜜蜜:陆少,放肆宠     误入豪门:坏坏老公宠上天     重回少女时代     芳颜诀     透视神眼     尸灾     诡谲之旅     四合院:我,决不再当傻柱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