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第23章 乐书

我的书架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故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发展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六条约意,得万国之驩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故国亡。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高低和矣;好恶著,则贤不肖别矣;刑禁暴,爵举贤,则政均矣。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是故大人举礼乐,则六合将为昭焉。六合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然后草木茂,区萌达,羽翮奋,角生,蛰虫昭稣,羽者妪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则乐之道归焉耳。

乐也者,动於内者也;礼也者,动於外者也。故礼主其谦,乐主其盈。礼谦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谦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辨者其礼具。干戚之舞,非备乐也;亨孰而祀,非达礼也。五帝殊时,不因循乐;三王异世,不相袭礼。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及夫敦乐而无忧,礼备而不偏者,其唯大圣乎?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法行也;流而不息,条约而化,而乐兴也。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於乐,义近於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辨宜,居鬼而从地。故贤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六合官矣。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作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穀时孰,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级远;其治民佚者,其舞行级短。故观其舞而知其德,闻其谥而知其行。大章,章之也;咸池,备也;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也

子夏答曰:“夫古者六合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疢不作而无祅祥,此之谓大当。然后贤人作为父子君臣觉得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曰:‘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与?”

答曰:“病不得其众也。”

魏文侯问於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

“永叹之,囗囗囗之,何也?”

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敷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摆布皆驰驱。平公惊骇,伏於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乐者,非谓黄锺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布筵席,陈樽俎,列笾豆,以起落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乐工辩乎声诗,故北面而弦;宗祝辩乎宗庙之礼,故后尸;商祝辩乎丧礼,故后仆人。是故德成而上,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后,然后能够有制於天下也。

推荐阅读: 蛊人     开局替罪羊,看我如何逆袭成神     阴天子,狐仙驾到     无限之至尊巫师     快穿:反派boss,快到碗里来     婚火绵绵     夜夜笙歌,总裁太强势     全民王者:小甜妻,乖!     艾泽拉斯冒险指南     我赶尸匠,一个关注惊爆全网     亡灵的投胎之旅     仙武盛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