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记 > 第23章 乐书

我的书架

高祖过沛诗三侯之章,令小儿歌之。高祖崩,令沛得以四时歌舞宗庙。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於乐府习常肄旧罢了。

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

大乐与六条约和,大礼与六条约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以内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因循也。故事与时并,名与功偕。故钟鼓管磬羽籥干戚,乐之器也;诎信俯仰级兆舒疾,乐之文也。簠簋俎豆轨制文章,礼之器也;起落高低周旋裼袭,礼之文也。故知礼乐之情者能作,识礼乐之文者能术。作者之谓圣,术者之谓明。明圣者,术作之谓也。

答曰:“非武音也。”

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敷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摆布皆驰驱。平公惊骇,伏於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永叹之,囗囗囗之,何也?”

乐者,六合之和也;礼者,六合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於六合,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驩爱,乐之官也。中正天真,礼之质也;庄敬恭敬,礼之制也。若夫礼乐之施於金石,越於声音,用於宗庙社稷,事于山川鬼神,则此以是与民同也。

“武坐致右宪左,何也?”

子夏答曰:“夫古者六合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穀昌,疾疢不作而无祅祥,此之谓大当。然后贤人作为父子君臣觉得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曰:‘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於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与?”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半夜时闻鼓琴声,问摆布,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摆布,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於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成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当中,故闻此声必於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涓鼓而终之。

答曰:“有司失其传也。如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化不时则不生,男女无别则乱登,此六合之情也。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太初而礼居成物。著不息者天也,著不动者地也。一动一静者,六合之间也。故贤人曰“礼云乐云”。

推荐阅读: 机甲护翼     灵丹传奇     超凡大航海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重生之我有灵泉     明日之劫     绝品灵仙     废土降临:机甲重启     青春禁岛     医食无忧[穿越]     韩娱之默     太子妃上位攻略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