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大发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阬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始天子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主为代王,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大饥。
三十一年十仲春,改名腊曰“嘉平”。赐黔黎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军人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军人击杀盗,关中大索二旬日。米石千六百。
秦王既没,馀威振於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气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伯当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呼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景公享国四十年。居雍高寝,葬丘里南。生毕公。
悼武王享国四年,葬永陵。
躁公享国十四年。居受寝。葬悼公南。其元年,彗星见。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稳定。二世受之,因此不改,残暴以重祸。子婴伶仃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毕生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以是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告未卒於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彊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酷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馀岁不断。秦本末并失,故不悠长。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正报酬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窜改偶然,故旷日悠长而社稷安矣。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天子,乃抚东土,至于琅邪。列侯武城侯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动,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分歧,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悠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律不可。明天子并一海内,觉得郡县,天下战役。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天子功德,刻于金石,觉得表经。”
卢生说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药仙者常弗遇,类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云气,与六合悠长。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锺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天子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地点。听事,群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