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赶快陪笑,拱手道:“实是饿得不成,一发卖我几个烧饼也罢。”
店小二亦是心烦,道:“端的没有,却别处寻罢。”
深夜,已将至子时,澎湃大雨还未停歇。
墨客道:“小二哥,我是一过路之人,半夜来此,实是不忍心讨扰。可惜这两天水米未进,腹中实是饥渴难耐,请小二哥拿些吃食、净水,也好活命则个。”
心机已定,墨客便又拿出柜中雨伞,跑了出去。凭着恍惚影象,又来至大街之上。听那打更之声,倒是子时已过。街上空无一人,那油纸街灯被雨中北风,吹得忽明忽灭,将墨客影子打至街边墙上,忽长忽短,却似鬼怪出没,瞧着亦是惊心不已。一起雨不断息,又不时电闪雷鸣,街两边商店、饭庄、酒楼、茶社,早已关了门板。忽而行至城门口,倒是一惊,本来,这城门竟大敞四开。墨客心机,天下哪有此理,城门不关,却不怕有贼人攻城?莫不是天下承平得很,再无强盗出没?便先走出城去,见那城门之上,有石牌,上书“童州”。墨客心机这童州却从未传闻过。蓦地心中一念闪过,莫不时本身进了鬼城?再看城外四野,更是幽深暗中,可骇之极。自是管不得那很多了,赶快跑回城去,行了一时又远远得似有一堆栈,还亮着灯。墨客一起跌跌撞撞,行了几圈,见火线地界,有些眼熟。赶快蹚水而过,倒是记起来了,但见那街上,散落着几件东西,走上前去一看,乃是一个破木箱,箱子旁倒是一顶镔铁盔,铁盔旁扔着一支羊毫。墨客拿起羊毫,心中大骇,这笔倒是本身的。而这铁盔与木箱,真真记不得了。再看看四周,地上确有一尖尖石块伏于路边。
老者道:“有些琐事,却还得措置一下,方才忙完,这便归去。再说这大雨亦是把门路冲毁,止得在这城中凑乎上几日了。小钟子,我闻声有人说饿,便出来看看。你看此人落魄之相,又不知是那里来得,看那模样确是饿了,后厨以内,另有些剩下的炊饼。如果没人吃,想是明天也是干了。丢掉亦是可惜,你便拿来送与他吃罢。我那边另有些牛肉脯、咸菜也送与他,再与他倒碗净水,免得噎着。”
墨客寻声而望,只见那柜台前面,站着这店小二。这店小二,浓眉大眼,看身上结实得很,穿一身粗布短衫,头戴一顶六瓣瓜拉帽。墨客闻声有人说话,心中便结壮了很多,赶快跑上前去。
墨客大喜,自言自语道:“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我这歹命,却似有窜改之时了。”
墨客道:“看我这一身寒伧,好端端的衣服摆在这里,却不去穿他。且先换身洁净的再说罢。”
但见这坑头之上,伸直一人,一动不动,不知死活。雨水流至其身上,想是这湿漉漉得倒是睡得不爽。忽尔,此人展开眼目,缓缓坐了起来。但见他:四十8、九岁一中年男人,卧蚕眉颀长眼,挺鼻扁口,颧骨凸起,精瘦面庞。面虽不必,亦是粉饰不住满目沧桑之相。此人浑身高低皆是脏水、泥浆,肮脏不堪。此人渐渐坐起,看看四周,暗淡无光,模糊见小桌之上,有火镰子及油灯。想打着那灯,却无艾绒引火,再四下寻觅一番,便把破棉被当中尚还干爽之棉絮拽出一些。斯须,油灯闪亮,将这屋照得敞亮一些。此人四周瞧瞧,心机极乱,想不起方才一丝事情。便暗自考虑:这倒是我家么,怎得如此陌生?若不是我家,我又怎会睡在这坑上?且先四周逛逛便好,因而,翻身下坑。
这老墨客自言自语道:“我倒是想起一些事来。久读文史,阅览群书乃是我平常所做,但几十年来,似从未考取过功名,更与那繁华无缘。止是,我记得畴前在南边某地糊口,但看这屋子内火炕,乃是北方才有。我又怎会毫无知觉,行了这千里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