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则阳笑道:“本根难移,赋性难变,傍门根性见了正法,或是质疑其臆想胡编,或是嗤笑此法愚不成及,或是望洋兴叹不能做到,疑者弃如敝屣,笑者傲慢疏忽,叹者束之高阁,虽有正法,如同无有。如强修之,虽能得其术而不能得其法,虽能得其法而不能得其道,以傍门之道御正道之神通,无异于三岁孩童舞弄刀剑,终免不了伤人害己。”
石生接过舍利子收好,正要起家,又被傅则阳叫住:“你筹算如何渡化他?”
石生恍然:“依恩师所言,枯竹前辈是傍门根性,即便给他道指正宗心法,他亦不能得金仙正果,一样在旁门路上?但是枯竹前辈一千多年道行,法力高绝,神通泛博,为何不会晓得此事?从而窜改心性呢?”
众弟子赶紧同时躬身承诺:“弟子服膺!”
在远处的高空往下看,那魔宫仿佛一个袖珍的修建模型,只要洋火盒般大,实际上却有近千亩周遭,傅则阳没有拉进视角,光亮顶上世人全凭各自功力深浅,以发用眼里去看。
那山岳极高极陡,仿佛一柄巨剑倒插进大地当中,四周群山起伏,峰峦叠翠,恰是亘古以来人迹罕见的洪荒漠地,阿修罗宫正在“剑柄”地点的两端。
明珠哭道:“但是他若度过劫数,再反过来折磨你,那又该如何办?”
傅则阳说:“人生苦短,道家求长生,尘凡苦多,佛家求苦尽。于魔看来,长生者刻苦亦多,苦尽者人生亦尽,于有限生中求无穷之乐,于无贫苦中求有限长生。此三者皆傍门之根,有此根者,将来必结傍门之花,得傍门之果,从根到果,一脉相承,其性稳定,是以称作傍门根性。三家有傍门根性,亦有正道根性,傍门根性者,修改法亦得傍门花果,正道根性者,修傍门法亦得正花正果,三教相类,亦复如是。”
石生眉头微蹙:“那尸毗白叟有何值得我参?”
鸠盘婆开口道:“教主但是要发挥神通隔空观影?那尸毗白叟精擅天视地听之法,神剑峰四周周遭五千里以内如在劈面,若用神通窥测恐为他发觉,如果担忧石生小友触怒老怪,有甚么伤害,不若移驾畴昔,劈面旁观?”
他这话不但指石生几人,而是环顾摆布,把统统弟子都算在内了。
石生灵巧膜拜:“弟子不知,还请恩师开示。”
石生深吸了口气:“既然如许,弟子勉强一试。”
听闻石生问话,傅则阳在坐上反问:“你道他为何道号‘枯竹’?为何故道家之身于青灵竹中参佛教的禅法?又何为叫枯竹禅?”
傅则阳大笑道:“你这孩子,虽要直指民气,却不该如许。极乐真人昔年批评宇宙六怪,每小我既然叫一个‘怪’字,那脾气又岂是易与的?稍有不慎,动了他的嗔心,你就要白受很多痛苦了。”他顿了顿,又说,“佛经上记录,善财孺子五十三参,拜过五十三位善知识而入法界。你本日也可仿效善财孺子,不过不必五十三参,只参此一魔便可。”
傅则阳取出一颗青荧荧的宝珠,隔空交给石生:“这是昔年尊胜禅师涅盘今后遗留舍利子,你可戴在身上,藉此缘法,引他入门。”
阮征说:“我此次来也是因为家师算知你爹劫数到临,特来助他渡劫。”
只是他法力太高,资格又老,嗔心亦消,慢心难除,境地越高,慢心越盛。要帮他的话也只能由你这无知孩童讲起,如果我说,他必心生不快,复起嗔念,徒肇事端。将来等他从傍门转入正道的一顷刻,又是慢心急剧增加之时,极易为魔所扰,一个把持不住,便要走火入魔,成为祸乱天下,草菅万灵的大魔头。他本身对此事也已深知,才提早做筹办,给了你们天心环,那宝贝恰是保护天心,不失民气,以祛魔心之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