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滔、彭玘听罢齐齐抱拳道:“得蒙萧任侠呼唤,一同前去合力报国,自当极力效命。”
因为那檐前额上刻的清楚是“白虎节堂”四个大字。
没等宣赞说完,萧唐便笑道:“宣将军所说的,但是那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嫡派子孙,生得与祖上云长类似,又使一口青龙偃月刀,现做蒲东巡检的大刀关胜?”
韩滔与彭玘兀自边走边说着,却听身后有人问道:“两位将军可也是奉调令随萧任侠一并前去京西南路的?”
正说着,又有个军汉被承局引领来到白虎节堂。那军汉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迈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他一见端坐在上首的萧唐,立即恭恭敬敬地向萧唐见礼道:“下官见过都虞候大人!”
朝内很多大臣也只把萧唐这般行动看作是向赵佶请战邀功的行动,不过京师禁军内受枢密院调遣文书,调遣至萧唐部下行事的武官,有很多倒是别的一种心态......
宣赞听萧唐如此说,他却顿时想起一人来,便向萧唐说道:“上官此次安抚京西,既然故意汲引我大宋军中良将,小将倒是有一合适人选。小将当初在乡中有个了解......”
那丑汉抱拳回礼道:“我们都是在京师禁军内任职的豪杰,我也曾听过百胜将、天目将的名头。我乃殿前侍卫亲军步军都批示使司兵马使保义宣赞。”
韩滔说话没压着嗓门,宣赞也是耳背,他听罢转头笑道:“韩将军说的是,边幅是爹娘给的,如何能抱怨?功名是本身挣的,咱又不是卖俏的小郎君,旁人瞧我碍眼,也便由得他们。”
韩滔见那人豪放,便抱拳问道:“鄙人韩滔,这位是我兄弟彭玘,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大哥所行之事非同小可,那袁朗可真是信得着的人?”石秀端在椅子上细想了番,还是忍不住向萧唐问道。
只是一个巡检,请命枢密院变更起来倒不必费太多周折,更何况或许另有机遇能见到关胜在浦东的厚交唐斌、郝思文两个豪杰...萧唐点头说道:“恰好前去京西还须筹办些光阴,赍文书遣使前去蒲东去招关巡检,时候也是充足。何况奉调令随我同业的豪杰,另有两人未到......”
萧唐安闲一笑,说道:“既然这趟调派我有‘便宜行事’之权,见机行事不至有甚么大碍,若说到猜忌,只怕高俅那厮也想不出个以是然来。”
宣赞这副尊容,叫自家的娘子抱恨而终,明显一身的本领却又是以不得重用,这在京师行伍军中功德之徒口中早已成为笑柄,但是韩滔、彭玘见宣赞这般安然萧洒,心底也对他更是爱护。三人说到一处,进入殿前殿帅府议事处不久,萧唐便在府内两个承局引领下过了两三重门,到了个周遭都是绿雕栏的去处,萧唐走到堂前掀帘看到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时,倒是一愣。
韩滔与彭玘齐齐转头望去,顿时吓了一跳,他们就见身后那男人生得卷蹜短黄须发,凹兜黑墨容颜。展开怪眼似双环,鼻孔朝天抬头。那丑男人见韩、彭两人神情,反而蛮不在乎地咧嘴一笑道:“咱生得就是这副皮相,反倒冲撞了两位,获咎!”
这时就听燕青又说道:“房州定山堡的段三娘、伊阙山的酆泰以及刘敏、寇烕那几个首恶当然当除了,只是大哥既存了打压一拨能人,再搀扶一拨能人的心机,我们行事还当邃密些,免得遭旁人猜忌。”
萧唐这边所料不差,高俅那得知萧唐哀告赵佶叫他在京西开府设司,镇抚绿林能人时,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乳臭未乾的黄口小儿道行还是太浅,如此在官家面前请功又济得甚么事,就算你剿匪不力是罪恶一桩,就算荡平了京西绿林寇,兵权还不是还交还三衙与枢密院?还不及在官家面前多讨些恩宠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