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神记1 > 第25章 搜神记卷十二(1)

我的书架

伉俪非化育之气,鼻非胎孕之所,享道非下物之具:今后观之,万物之存亡也,与其窜改也,非通神之思,虽求诸己,恶识所自来?然朽草之为萤,由乎腐也;麦之为胡蝶,由乎湿也。尔则万物之变,皆有由也。农夫止麦之化者,沤之以灰;贤人理万物之化者,济之以道:其与不然乎?

吴郡人诸葛恪任丹阳太守,有一次他外出打猎,瞥见在两座山之间,有个怪物长得很像小孩,伸脱手来想拉人。因而诸葛恪就让人把手伸给它,拉着它使它分开了本来的处所。成果那怪物一分开本来的处所就死了。过后,参佐问诸葛恪这是甚么原因,以为它是神明。诸葛格说:“这事在《白泽图》中有过记录,《白泽图》说:“‘两座山之间,有精怪像小孩,瞥见人就伸脱手来想拉人,它的名字叫傒囊。一旦拉着它分开本来的处所它就会死去。’不要以为这是神明而感到奇特,诸位也只是偶尔没有见过罢了。”

【译文】

【注释】

②魍魉(wǎngliǎng):传说中的山川精怪。

佳耦不是化育的元气,鼻子不是受孕怀胎的场合,肠道不是产活泼物的东西。由此看来,万物的存亡及其窜改,如果不是出于神灵不凡的思惟,即便从它本身去推究,如何晓得它是从那里来的呢?但是朽烂的草变成萤火虫,是因为草的腐臭;麦子变成胡蝶,是因为地盘的潮湿。那么万物的窜改,都是有启事的。农夫制止麦子的窜改,用灰沤它;贤人管理万物的窜改,用“道”调济它。莫非不是如许吗?

④贲(fén)羊:当代传说中的土怪。

吴诸葛恪为丹阳太守,尝出猎,两山之间,有物如小儿,伸手欲惹人。恪令伸之,乃引去故地。去故地,即死。既而参佐问其故,觉得神明。恪曰:“此事在《白泽图》内,曰:‘两山之间,其精如小儿,见人,则伸手欲惹人,名曰傒囊。引去故地,则死。’无谓神明而异之,诸君偶未见耳。”

季桓子挖井,获得一个土缶一样的东西,那边面有只羊,他就派人去问孔子,说:“我挖井获得一只狗,为甚么呢?”孔子说:“按照我传闻的,那应当是只羊。我传闻,树木、石头中的精怪,叫做夔、魍魉;水中的精怪,是龙、罔象;泥土中的精怪,叫做贲羊。”《夏鼎志》记录说:“罔象,长得像三岁的小孩,红眼睛,黑皮肤,大耳朵,长臂膀,红脚爪。用绳索把它捆住便能够吃了它。”王子说:“木精是游光,金精叫腐败。”

掘地得犬

④虺(huǐ):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

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元气,万物由此窜改产生。木气纯洁产生仁爱,火气纯洁产生礼节,金气纯洁产生公理,水气纯洁产生聪明,土气纯洁就产生诚笃。五种元气都纯洁,贤人般的品德就具有了。木气浑浊产生衰弱,火气浑浊产生淫秽,金气浑浊产生残暴,水气浑浊产生贪欲,土气浑浊产生固执。五种元气都浑浊,就成为下贱之人。

中原地区多出圣贤之人,这是因为中和之气在此相互融会。遥远地区有很多怪物,是因为奇特之气的天生。只要秉受某种元气,必然具有某种形体;如果具有某种形体,必然产生某种性子。

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此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耶?”仲尼曰:“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①、魍魉②,水中之怪龙、罔象③,土中之怪曰贲羊④。”《夏鼎志》曰:“罔象如三岁儿,赤目,玄色,大耳,长臂,赤爪。索缚,则可得食。”王子曰:“木精为游光,金精为腐败也。”

推荐阅读: 猎户出山     绝世医仙     苍天     最终穿越     超级医生俏护士     百变丹尊     萌宝上线:爹地,妈咪是戏精     御兽:我毛毛虫单挑巨龙很合理吧?     一品孤女     帅气老公你别跑     行行做状元     全民模拟:我有至高权限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