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脉谜踪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大全

我的书架

1.秦郡

汉初,刘邦鉴于秦王朝伶仃而亡的经验,广建贵爵。先封“异姓七国”(韩、赵、楚、淮南、燕、长沙、梁),继而在毁灭异姓六国(长沙除外)的过程中建立“同姓九国”(楚、荆、代、齐、赵、梁、淮阳、淮南、燕),实施了郡、国并存制。

3、州的抽芽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发作黄巾叛逆,朝廷为有效地弹压各地的农夫叛逆,于中平五年(189年)改刺史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执掌一州军、政大权,州逐步成为郡、县以上的一级布局。因而,天下的行政区划由虚的三级制演变成实的三级制,由郡县制演变成州郡县制。东汉末,曹操又倡复“九州说”,废幽、并两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隶校尉部和凉州,并为雍州;弃交州,分入荆、益两州。天下独一兖、豫、青、徐、荆、扬、冀、益、雍9州。

今后,文帝、景帝、武帝多次削藩,令诸王不得自治其国,所属官吏皆由天子授予。景帝时,一诸侯国便只领一郡,王国和郡自此在行政区划上才处于同一级别。按照《汉书?地理志》记录,至西汉末年有郡国103,此中除三辅(沿京畿地区的三郡)外,有郡80、国20;大郡领县3、五十个,大国领县最多十余个,小国仅领县3、四个。可见,西汉末年郡和国级别虽不异,实际上是郡大国小。

1、行政区划的设置不是一成稳定的,它跟着社会的生长而演变。从表11看出,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南北朝前期,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轨制已混乱到了顶点,郡一级形同虚设。隋文帝面对这类局面,于开皇三年(583年)判定地“罢天下郡”,实施以州领县的两级行政区划轨制。在开皇九年(589年)安定南朝的陈今后,同一了天下,隋文帝又将州县两级行政区划轨制推行至天下。如许,东汉末年以来一向相沿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改成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制,但是实施的仍然是州制。隋朝从583年至607年实施州县制24年。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规复秦制。同时,炀帝仿效汉武帝,在郡上设置司隶、刺史15员,司监察之职。(35)很多人觉得隋实施的是郡县制,这是因为《隋书?地理志》所记的隋朝的行政区划制是大业五年(609年)的行政区划,当时炀帝实施的是郡县制。实际上,炀帝实施郡县制是从607年至618年,仅11年。以是,隋朝首要实施的还是实施了24年的州县制。从中国当代行政区划沿革史看,隋朝是处于从州制期间到道制期间的过渡阶段。

1.行省

宋朝的行政区划,最高一级为路;实施的三级制,最根基的是路—州—县;州级单位有府、州、军、监,府职位最高,州次之,军、监更低;县级单位有县、军、监。

3、清省制

1.“十二州”说

据《通典?州郡典》等记录,东晋时南边有十多个州,南朝宋、齐时增至20多个州,到梁朝前期竟增至一百零七州。以边境相差无几的南朝陈国和三国吴比拟较,陈国的州数是吴国的16倍。北魏同一北方后,太武帝真君元年(440年)有实州15,孝文帝太和中增至38州,太和末年则达80余州。至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方的州竟达211个。州置如此之滥,郡、县的设置也便可想而知,据《南齐书?州郡志》记录:南朝前期的郡达380余个。真是“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推荐阅读: 我有五个大佬爸爸     聊斋龙蛇     我的女神是招魂师     科技衍生     武道狂徒     [综]我想吃粮     都市仙尊归来     快穿之情敌攻略     刽子手秘闻     我是来找儿子的     全职道长     女主是只撩人精[重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