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娘娘这话,沲岚顿时会心,起家上前,一掀幔帐,来到寺人面前,叮咛:“还愣着做甚么?来者是客,随我迎客去!”
匡扶才德皆备的一名皇子,入主东宫,才是这些人急欲去做的事,她,倒成了挡在众皇子与父皇之间的一块绊脚石,实在碍了很多人的眼。
“恰是!”
“站住!何事惶恐?”沲岚姑姑厉声喝止了寺人冒莽撞失的行动,出言扣问。
宁然漫不经心肠答,目光仍落在案几上,一幅舆图已在她笔端显山露水,稍一搁笔,她又捡起推在中间的几本折子,那是父皇前几日愤而摔案的――谏官元臻上奏的折子,父皇命人拿去烧了,她却截来细看,看折子上历数朝廷用人的弊端,说匡宗用人只凭爱好,不分忠奸,又说北方瘟疫与饥荒相伴,朝廷不该再比年兵戈劳民伤财,而应当建赈灾的义仓,公布施粮,拨派医官……
堂叔的嫡子,与她,应是堂兄妹的干系。宁然眸子一弯,笑出几分慧黠:“莫不是此人揭了皇榜?”
“元臻?”
流苏幔帐,将内殿隔出里外两间,幔帐以内,光焰幽燃,茶香袅袅,贵妃蓥娘侧身躺于香榻,双眸微眯,单手支额,享用着半晌的平和安闲,却被这莽撞闯来的寺人惊扰,她稍稍拢眉,流目看向坐在一侧案几的女儿宁然,高耸地问了一句:“几天了?”
小寺人仓猝跪于内殿笼垂的幔帐外侧,不敢再往阁房稍进半步,“咚”地磕了个响头,吊着嗓子回禀:“娘娘,有人揭皇榜了!”
蓥娘挨着女儿身边坐下,话锋一转,又问:“母妃问的是李戬,你对此人可有印象?”
“看来对方还挺有耐烦。”蓥娘唇边泛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
“阿宁……”
母妃点头应对,宁然颇感不测:既是李姓宗室,又是堂兄,如何着,也不该是他来揭皇榜呀!
“还搭上了左淳良的便车入的宫……”宰相大人在这件事上,倒是相称着力哪!蓥娘倒还沉得住气,唤了声:“沲岚,差人往高公公处走一趟。”先刺探刺探:来的是个甚么人?
从皇榜张贴出去,到有人来揭皇榜,未几很多,整七天。
宁然回宫后,换一袭宫廷盛装,胡蝶衣袖翩翩,在父皇寿筵上稍一露面,已然艳惊四座,今晚是好不轻易偷得闲来,回快意宫伴随母妃,偏还随身带了几样东西来,就着绢笼的烛光,坐于案几,执笔添墨,聚精会神地在刻画着甚么。
闻得母妃扣问,她搁笔,接来沲岚姑姑奉上的那盏香茗,浅啜一口,淡淡道:“七天。”
隔帘,听主子的禀报,幔帐内的母女二人互看一眼,内心头亮堂着:对方清楚是有备而来!
“甚么?!”沲岚神采一变:娘娘这边明显安排好了人手,一旦有人揭皇榜,城门守备急来通风报信,她们的人就会在半路反对那人,悄悄将人带到娘娘面前,先行拷问!眼下这是……出了甚么状况?
“娘娘――娘娘――”
她本觉得皇榜贴出的头一天,就会有人按捺不住、急蹿出来,想不到,她竟足足等了七天!
“这个元臻,倒真是个急公好义之人!”青年才俊,不成多得!宁然心中几分敬佩。
祁尚宫倒是个机警人,一有风吹草动,头一个就来快意宫,与沲岚姑姑打了个照面后,她紧着面色、仓促入殿,跪在幔帐外轻呼一声“娘娘”。
沲岚双膝跪于蒲垫,就着案几泡茶,点汤七次,茶筅搅动,茶水之上渐浮红色汤花,茶香四溢,分外安神之际,却见一个小寺人匆促奔来,尖着嗓子一迭声地唤“娘娘”。
宁然看那火盆里化成灰烬的折子,眼底虽映了几簇火苗,面色却似古井无波,清冷一笑:“宰相大人也好,晏公也罢,老是顾忌女子弄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