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不敷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八佾第三
『514』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则以学文。”
『2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公冶长第五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妻之。
过后素。”
於予与改是。”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3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仁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於奥,宁媚於龟,何谓也?”子曰:“不然;获
宁戚。”
“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14』子曰:“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问,是谓之‘文’也。”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冒昧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亦可宗也。”
『319』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
――焉得仁?”
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1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热诚也。因不失其亲,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5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木兑),何如其知也?”
,其使民也义。”
非尔所及也。”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
『55』或谓:“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
或谓:“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可及也。”
『321』哀公问社於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
为孝乎?”
错诸直,则民不平。”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
『51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成得而闻
为政第二
『2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觉得绚兮。何为也?”子曰:“绘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
『412』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可谓好学也已。”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xie4)当中,非其罪也。”以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