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习乎?”
“瑚琏也。”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宁戚。”
『424』子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妻之。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成行也。”
过后素。”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xie4)当中,非其罪也。”以其子
八佾第三
?”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或谓:“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3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君以忠。”
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敷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敷征也。
如也,绎如也,以成。”
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见力不敷者。尽有之
『49』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第四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以是裁
『2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5』或谓:“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
『4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2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矣。”曰:“仁矣乎?”未之;――焉得仁?”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何诛?”子曰:“始吾於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崔子杀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於他邦,则曰,‘犹吾大崔子
『47』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416』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冒昧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知其仁,焉用佞?”
出曰:“二三子何患於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17』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之。”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311』或问(衣帝)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
也。”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成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於予与改是。”
何故别乎。”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矣,我未见也。”
『316』子曰:“射不主皮,为力分歧科,古之道也。”
『53』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
『219』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