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还真是在做饭!香味飘得老远。几个保卫这才分开。
冯三恪乖乖跟上去。
“别别别!”顾嬷嬷忙翻开他的手:“这艾窝窝费事着呢,江米硬了就不好吃了,你这大小伙到手劲大,蒸出来就是瓷瓷实实一面疙瘩,嬷嬷本身来就成。”
冯三恪站一旁细心瞧着,她那刀法极其讲究,方刚正正一块糕点,刀放平,碾着最上面切出来薄薄一层。因为切得薄,云片竟能蜷曲成拱状,乌黑几片并排摆一块,成了一朵花的模样。
这么想着,贰内心既欢乐又忐忑。这类“铺子还没开张就感觉必然能成”的心机,如果被锦爷晓得了,必定要笑他,感觉他这做掌柜的心性不稳。
谨言忙去廊下摘灯笼了,很快又送了两盏来,顾嬷嬷又道:“灶糖我们没那技术,年前这东西却不能缺,另有蜜饯果脯那些琐细,都不值几个钱,直接外边买的,一样买了二十斤,明儿你们一并带走。”
说话间,她敏捷地揉着熟江米,顾嬷嬷年纪大了,盆里江米又多,她揉得挺吃力。冯三恪见状忙要接过来。
她的衣裳向来都是萧洒的直裰,又一贯是男打扮相,并不显得娘气。
“啊……”冯三恪呐呐应了声,生硬地抬起手,要接衣裳。
府里人还都没起,阖府静悄悄的,只要凌晨的鸟叫声,叽叽喳喳,叫人听得欢乐。
虞家厨房里没有闲人,做素宴的、做荤菜的、做汤做面的、专门做点心的,全都凑在这儿了。
至于街上卖零嘴的摊贩,全被自家请到了铺子里,另有哪家能跟他们抢买卖?
*
衣裳是靛蓝色的绸面,这色儿挺挑人,歪瓜裂枣的架不住这个色儿,冯三恪穿上却衬得人矜贵高雅,只是他微微红着脸,显得拘束了些。
虞锦转头去看,见冯三恪站在身后,面庞温暖地望着她。
到了丑时,点心做得差未几了,还剩下几袋子崩豆。几个嬷嬷没他们年青人能熬,已经困得不可了,顾嬷嬷四下瞅了瞅。
院里就他们两人,本日晴和,静得连风声都听不到,方才的鸟叫声也不知哪儿去了。冯三恪耳朵更红了,慢腾腾解开了身上棉袄的扣子。
他们几个坐在小杌上砸核桃去枣核,厨房里四个灶都开着,云蒸雾绕的,人就像是坐在火炉里边,水汽劈面,能凝成珠子扑簌簌落下来。弥高几人汗流浃背,时不时就得出去唤口气。
屋里的竹笙和兰鸢还没醒,都睡在外屋,虞锦叫他等在院里,本身出来了。过了未几时,手里拿了一身衣裳出来。
“我们归去了啊。噢,油纸包也给你们筹办好了,巴掌大小,一包装满约莫是半斤,明天五文一包拿去卖。”
顾嬷嬷笑得眼角褶子都出来了:“五文亏甚么呀,一包起码赚一半呢,花生豆子又不值几个钱。咱这都是实打实的东西,不比外头那十几一斤的炒瓜子新奇?”
“我明天去别家点心铺子瞧过了,茯苓糕、绿豆糕、枣糕这些个简朴的,他们都有得卖。我们不跟人家比,这些便宜点心少做点,凑个花腔就行了,你们摆在外边引客。”
“顾嬷嬷你好短长啊!”兰鸢拍掌笑道:“有您在这儿顶着,我们这本钱必定能赚返来的!”
一盒点心该卖多少?一袋子果脯该卖多少?崩豆又该卖多少?卖十斤能赚多少?这几袋子全卖完又是多少?
虞锦觉得他顾忌男女之别,又说:“这是新衣裳,来了陈塘才做的,我就试衣裳那天穿过一回。”
是以冯三恪对陈塘人吃的零嘴还算清楚,嬷嬷们做出来的这些确切是这边没有的。他瞧着新奇,街上那么些购置年货的百姓定也是一样。
这么一笑就又显得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