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是?”
“转头奉告你爹,赚够银子了就收收心罢,上了年龄的人了,多修身养性,别跟小年青似的拼。都说树大招风,牛鬼蛇神都盯着呢。”
女人指着他:“我买你一个月。”
到了书房,那老仆推开了门,放虞锦出来了。
那日不知是他哪句话震惊了锦爷,今儿出门就带着他一起来了,笑说是缺个提重物的,叫他跟着做力量活儿。话虽这么说,冯三恪却晓得这是要带他出来见些世面的意义,手里两样礼轻飘飘的,那里用得着专门叫他来提?
……
虞锦便避过这茬,从袖里取出一封信,恭恭敬敬递上前:“这是我爹托我带来的,信里写了甚么我也不晓得,您瞧瞧?”
白叟家碾舂子的行动慢到了极致,一下,一下的,舂子仿佛生出了韵律。如果换小我来做这事,必会闷得发慌,白叟家却当是享用,客人来了也稳定半分。
虞锦下了马车,抬眼望去,只见姚家门楣贫寒,瞧着倒不像是地主老爷。她上前去敲了拍门,轻声叮咛身后几人:“进门别胡说话,白叟家之前当过几年的教书匠,想来端方多。”
转念她又想,有势者也受欺负,这世道乱,任谁都是多方掣肘,举步维艰,天王老子也一样——内忧内乱,官员昏聩,儿子不孝,活在万人之上的云端还是憋屈得很。
外来客商的财帛赚不到了,想要重新繁华,就得把路接在官道上。而修直道刚好要过南扬村,想要把路修起来,就得将南扬村一劈为二,人家那里肯干?村里人家都是祖祖辈辈生在这里的,同宗族的能有五六百人,扛着锄头守在村口,死活不让拆。
姚老爷说着,提了笔,懒得研墨,便润了笔往墨条上蹭了两下,在纸上写了几个村的名,又叮咛她:“乡户人家端方多,你动听家的地土得事前问过,里正、乡书、村里的族老请到一块儿,都得点了头,这桥和路才气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