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何故。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旷兮其若谷﹔
吾何故知其然哉。以此: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死而不亡者寿。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揣而锐之,不生长保。
不自见,故明﹔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挫其锐,解其纷。
夫兵者,不祥之器,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道常知名。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大象无形﹔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往而不害,安平泰。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六章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人多利器,国度滋昏﹔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有为而无不为。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觉得教父。
「我有为,而民自化﹔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则攘臂而扔之。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上仁为之而无觉得﹔
知名六合之始﹔驰名万物之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荏弱胜刚烈。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不尚贤,使民不争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不知常,妄作凶。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道隐知名。
无执,故无失。
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建德若偷﹔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天长地久。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