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始制驰名,名亦既有,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其次,亲而誉之﹔
不自见,故明﹔
非道也哉。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六章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九章
不见可欲,使民气稳定。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品德經」:第一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六章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品德经」:第十九章
生之徒,十有三﹔
《品德经》——《老子品德经》
视之不见,名曰夷﹔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老子:「品德经」:第五章
夫唯道,善贷且成。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治人事天,莫若啬。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天下有始,觉得天下母。
常使民无知无欲。
夫兵者,不祥之器,
荒兮,其未央哉。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天下无道,兵马生于郊。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老子:「品德经」:第十一章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死之徒,十有三﹔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此三者不成致诘,故混而为一。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是谓微明。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五章
昔之得一者: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我无事,而民自富﹔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九章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旷兮其若谷﹔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不失其所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