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奠不辍。
老子:「品德经」:第七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致虚极,守静笃。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不自伐,故有功﹔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品德经」:第九章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谷得一以生﹔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其次,畏之﹔
俨兮其若容﹔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生一,平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无执,故无失。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视之不见,名曰夷﹔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敦兮其若朴﹔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地得一以宁﹔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四章
夫唯道,善贷且成。
强其骨。
故以身观身,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不知常,妄作凶。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其次,侮之。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不自是,故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以其生之厚。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知常曰「明」。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八章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昔之得一者: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塞其兑,闭其门,毕生不勤。
夫兵者,不祥之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非以其忘我邪。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地无以宁,将恐废﹔
开其兑,济其事,毕生不救。
生之徒,十有三﹔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希言天然。
是谓袭明。
非道也哉。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神得一以灵﹔
公乃全,全乃天,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我好静,而民自正﹔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满足者富。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