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第十五

气道调 江河决 前汤加化气之药,或吞滋肾丸多效。《孟子》云∶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引来喻小便之多也。

吐利痛 太阴编 太阴湿土,为纯阴之脏,从寒化者多,从热化者少,此经主寒症而言,宜理中汤、四逆汤为主,第本来为王叔和所乱耳。论以腹中满、吐食、自利不渴、手足自温、腹时痛为大纲。

痛而烦 里热窒 小腹痛虽为停瘀,而不大便、日晡烦躁、谵语,非停瘀专症也。血因热裹而不可,非血自结于下,但攻其瘀而可愈也。《金匮》以大承气汤攻热。

生脉散 久服康 此夏月常服之剂,非治病方也。

若呃逆 代赭汇 代赭旋覆汤治噫气,即治呃逆。若久病呃逆,为胃气将绝,用人参一两,干姜、附子各三钱,丁香、柿蒂各一钱,可救十中之一。

慢脾说 即此寻 世谓慢脾风多死,而不知即太阴伤寒也。有初时即伤于太阴者,有渐次传入太阴者,有误用神曲、麦芽、山查、萝卜子、枳壳、葶苈、大黄、栝蒌、胆南星等药堕入太阴者。既入太阴,其治同也。如吐泻后,盗汗不止,手足厥逆,理中汤插手附子,或通脉四逆汤、白通汤佐之,此太阴而兼少阴之治也。如吐泻手足厥冷、烦躁欲死、不吐食而吐涎沫,服理中汤不该,宜吴茱萸汤佐之,此太阴而兼厥阴之治也。若三阴热化之证,如太阴腹时痛时止,用桂枝加芍药汤。大便实而痛,用桂枝加大黄汤。少阴之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宜猪苓汤。心中烦、不得卧,宜黄连阿胶汤。厥阴之消渴、气冲、吐蛔、下利,宜乌梅丸。下利后重、喜饮水,用白头翁汤等症亦间有之。熟《伤寒论》者自知,而大纲不在此也。

肝风木 相火干 厥阴为风木之脏,厥阴风木为少阳相火所居。

少阴病 肾气寒 饮水多小便少名上消,食谷多而大便坚名食消、亦名中消,上中二消属热。唯下消症饮一溲一,中无火化,可知肾气之寒也,故用肾气丸。

食不入 火堪畏 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内十方 皆法律桂枝汤治怀胎,附子汤治腹痛少腹如扇,茯苓桂枝丸治三月余漏下、动在脐上为 瘕,当归芍药散治怀妊腹中 痛,干姜人参半夏丸治怀胎呕吐不止,当归贝母苦参丸治怀胎小便难,当归散怀胎常服,白术散怀胎养胎,方方超妙,用之如神。

邪传变 病日深 治之得法,无不即愈。若逆症、坏症、过经不愈之症,皆误治而至也。

痰饮源 水气作 水气上逆,得阳煎熬则稠而成痰,得阴凝集则稀而成饮。然水归于肾,而受制于脾,治者必以脾肾为主。

香苏外 平胃临 香苏饮力量太薄,不能驱邪尽出,恐余邪之传变多端。平胃散为燥湿消导之剂,仲景从无燥药发汗之法。且外邪未去,更无先攻其内法。

坎离交 亦不切 时医遇此症,便云心肾不交,用茯神、远志、莲子、枣仁之类,未中病情,皆不切之套方也。

有梦遗 龙胆折 有梦而遗,相火旺也。余每以龙胆泻肝汤送下五倍子丸二钱,多效。

达原饮 昧其由 吴又可谓病在膜原,以达原饮为方,创异说以欺人,实昧其病由也。

左归饮 正元丹 左归饮加肉苁蓉、川芎、细辛甚效,正元丹亦妙。

湿气胜 五泻成 《书》云∶湿成五泄。

小柴胡 少阳谓 寒热来往而呕者,属少阳也。

二阳病 治多端 劳伤荣卫,渐郁而为热者,炙甘草汤可用,喻嘉言清燥汤即此汤变甘温为甘寒之用也。热气蒸胸者,人参白虎汤可用,《金匮》麦门冬汤即此汤变甘寒而为甘平之用也。消谷大坚者,麻仁丸加甘草、人参、当归可用,妙在滋液当中攻其坚也。盖坚则不能消水,如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如也。消症属火,内郁之火本足以消水,所饮之水本足以济渴。只缘胃中坚燥,全不受水之浸润,转从炽热之势,急走膀胱,故小便愈数而愈坚,愈坚而愈消矣。此论本喻嘉言,最精。

推荐阅读: 武动九霄     岳旗飘扬     诡牙     凡花若锦     都市狂仙2     重生军妻难撩     重生之万古赘婿     秦岭有鬼     擎天战神     关外人家:农家童养媳     朱陵仙梦     暗黑之不灭神座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