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伏所主至此,其小注俱《内经》本文。转旋,言心手矫捷也,其要旨在调此中气二句。中气者,土气也。治肝不该,当取阳明,制其侮也。

癫狂痫第十七

动而得 热为殃 得于长途赤日,身热如焚,面垢,体倦,口渴,脉洪而弱。

玉函经 难仿佛 寒热攻补,必然不移。

归脾法 主二阳 《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宜归脾汤。

香苏外 平胃临 香苏饮力量太薄,不能驱邪尽出,恐余邪之传变多端。平胃散为燥湿消导之剂,仲景从无燥药发汗之法。且外邪未去,更无先攻其内法。

补和攻 视强弱 宜补、宜攻、宜和,视乎病情,亦视乎人之本体强弱而施治也。

开交骨 归芎乡 交骨不开,阴虚故也,宜加味芎归汤。

收散互 逆从连 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

吐蛔渴 厥阴编 厥阴,阴之尽也。阴尽阳生,且属风木,木中有火,主热症而言。论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大纲,乌梅丸主之。自利下重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凡统统宜颁发法,备之太阳。统统宜攻里法,备之阳明。统统宜和解法,备之少阳。统统宜温补法,备之太阴。统统宜寒凉法,备之厥阴。统统寒热兼用法,备之少阴。此仲景《伤寒论》之六经与《内经・热病论》之六经分歧也。

黄草汤 下其气 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金匮》云∶欲吐者不成下之。又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下之。何也?曰∶病在上而欲吐,宜因此越之。若逆之使下,则必愦乱益甚。若既吐矣,吐而不已,是有升无降,当逆折之。

着脐痛 下瘀吉 腹中有瘀血,着于脐下而痛,宜下瘀血汤。

即痘疹 此传心 痘为天赋之毒,伏于命门,因感外邪而发。初起时用桂枝汤等,从太阳以化其气,气化则毒不留,自无统统郁热诸症,何用服连翘、紫草、牛蒡、生地、犀角、石膏、芩、连诸药,乃至寒中变症乎?及报点已齐后,冀其浆满,易于结痂而愈,当求之太阴,用理中汤等补中宫土气,觉得成浆脱痂之本,亦不赖保元汤及鹿茸、人乳、糯米、桂圆之力也。若用毒药取浆,先损中宫土气,浆何由成?误人很多!此古今痘书所未言,唯张隐庵《侣山堂类辩》微露其机于言外,殆重其道而不敢轻泄欤?疹症视痘症稍轻,亦须知此法。

外冷淋 肾气咽 五淋以外,又有冷淋。其症外候恶冷,喜饮热汤,宜加味肾气丸以盐汤咽下。

胎衣阻 发笑匡 胎衣不下,宜以醋汤送发笑散三钱,即下。

分利多 医便错 愈利愈闭矣。

肾套谈 理脾恪 治浊只用肾家套药,不效。盖以脾主土,土病湿热下注,则小水浑浊。湿胜于热则为白浊,热胜于湿则为赤浊,湿热去则浊者清矣。

津润流 时医错 方中若杂以地黄、麦冬、五味拥戴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救矣,即肾气丸亦宜慎用。

痛满烦 求枳实 满烦不得卧,里实也,宜枳实芍药散。二味无奇,妙在以麦粥下之。

治气 景岳箴 景岳云∶疝而曰气者,病在气也。寒有寒气,热有热气,湿有湿气,逆有逆气,俱当兼用气药也。

东坦法 防气伤 暑伤元气,药宜从补,东垣清暑益气汤颇超。

眩苦呕 少阳编 少阳居太阳阳明之界,谓之阳枢,寒热相杂。若寒热来往于外,为胸胁满烦,宜大小柴胡汤。若寒热互搏于中,呕吐腹痛,宜黄连汤。痞满呕逆,宜半夏泻心汤。拒格食不入,宜干姜黄连人参汤。若邪全入于胆府,下攻于脾为自利,宜黄芩汤。上逆于胃,利又兼呕,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论以口苦、咽干、目炫为大纲。

推荐阅读: 高手下山:美女的贴身护卫     重生之最强人生1     绝世神医:腹黑大小姐     差一点就无敌了     穿越位面来修仙     我的娇俏女房客1     序列进化     射天妖     狗粮:开局千万年修为,老婆白龙女     龙血战兵     全民学武在大明     穿越宅女生活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