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策一向在虎帐中长大,不免偶然逞强,十岁那年,突入敌围,是桑弓搏命将他救出,那一臂,也恰是救他之时,为人所断。荆懦感他救子之情,奏明齐王,请齐王赐桑弓与己同姓,又因他疆场上向来捐躯用命,不知后退,便让他以矛为名。是为荆矛。又将“将军令剑”传授予他,前章所说两年方成者,便是荆矛。
孤竹子半晌无法,只得出了一招“阴阳伏一”,将荆矛来去之招化入无影,却也再无反击之力。而后持续几招:百川入海、吵嘴弈棋、其海澹兮、春秋稳定,却都是化解荆矛剑气之招。如果这几招由周藏墨使来,荆矛此时早已满身经脉倶伤,但孤竹子毕竟与周藏墨相距甚远。却也是顾忌荆矛性命罢了!
本来他也已在青梅酒坞待了数日。本日听来往之人说带来一个整脸蒙面之人,心下思疑,便潜入屋中与他一阵扳谈。刚开口,便认出此人,两人原同在荆懦帐前,荆懦身后,各自纷飞,却终是恩仇极多。待要问得详细,酒佣们却过来点了他穴道。他本筹算将此人留在酒坞,旋即又听别人提起小将军之名,本是一阵冲动,想道:荆将军先人尚在,总算彼苍未瞎。转而又愤怒万分,算算荆策本年应是二十二岁,不思为父报仇,却来酒坞中寻欢作乐!心头火气,便拿那黑影乞儿撒气。本是想要立时将他一掌打死,转而一想,若果然如此,周藏墨必定不会与他干休。他倒是见过周藏墨一面,知他武功之高,鬼神莫测,脾气本性,也是偏僻奇特,心中又确切有些害怕。便拎着那黑影乞儿想出去青梅酒坞后再与其算算总账!因而便有了方才一幕。
还是那四个酒佣持网,将荆矛抬至院中,相互一看,方才拿网出来的酒佣便拔足向后院跑去。不一会儿,只见一中年男人,丰神漂亮,儒雅彬彬。荆策也认得,原是周藏墨当年的书童,复姓孤竹,人称孤竹子。
二人收招停剑,各施一礼。荆策笑笑,道:“多谢孤竹前辈剑下包涵。”
孤竹子却道:“前辈是客,又年善于鄙人。前辈不出,鄙人怎敢先出?”
荆矛行伍出身,剑气之沉,自不待言,又习得荆懦剑法。他虽天禀不高,却极愿下苦工夫。十余年来,也已是一等一的妙手!
孤竹子听他说话如此,眼神转寒,冷冷道:“好!前辈此说,倒是鄙人不是了。青梅酒坞端方,如果前辈能胜得过鄙人一招半式,所取所需,任前辈拿走便是!”
荆矛对荆懦忠勇不二,大家皆知。
荆策三人,互看一眼,尽皆大骇。
荆策闻之大惊。田穰苴也是一愣。
却说那独臂瞽叟一边拎了那黑影乞儿,一边飞也似地奔驰。那些酒佣们在前面追得半晌,竟是追逐不上。只见那瞽叟蹭蹭几步,便跑向门外。门口处忽的两名劲衣打扮之人,春秋都是极轻,血气正盛,横亘于前,拦住来路。那瞽叟却早已推测普通,手臂一扬,将那黑影乞儿扔出门外,又抽出腰中长剑,递招便出。那二人也自是武功不弱,一人飞身而出,去接那黑影乞儿,不料那独臂瞽叟一扔之下,力道极大,只得今后退出数步,方才立稳脚根。另一人挥剑如影,身法也极其利落。独臂瞽叟听风辨音,身影甫动,快如飞蓬。那年青人一招未到,他便飞剑横劈,气势凌厉,那年青人吃了一惊,本欲退避,却毕竟是年青人血性,竟硬生生去接。只听“锵啷”一声,那年青人手中长剑竟然被生生震飞。另一人反应极快,立时又将那黑影乞儿放在地上,挺剑便来,毫不害怕,只是武功毕竟与那独臂瞽叟相差太远,拆得几招,便也落下风,立时便败。
荆矛听得不是周藏墨,便仇恨道“你也好!周藏墨也好!晏赤子也好,兄弟死仇不报,都不是甚么好东西!”贰心中气恼,便将孤竹子一并骂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