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谢,可远远超出平常礼节,身侧世人一片哗然。梁峰也愣了一下,旋即双手作揖,一鞠到地:“多谢方丈。”
念法忍不住扭头,望向师尊。谁料老衲面色不改,迈步上前,冲着率先登下台阶的王汶合十施礼:“王中正驾临,老衲甚幸。”
没想到老衲人能把一顶高帽子还返来,给他圆了场子,梁峰也浅笑施礼。非论是何解释,他的目标都已完成。有了法会这个订价,今后如果有人来求买经纸,少不得也要按千张五十石的代价付出。这忒么的确就跟明抢钱一样了,恰好还风雅得紧,毫无铜臭之气,那些高门岂不要趋之若鹜?
此话一出,世人皆是惊诧。用纸换粮,布施费事?实在大户也有施粥善举,碰上灾疫,便会广设粥场,但是极少有人会把它当作度化。但是想想,他们肯花十数万钱度鬼,又为何不能花些赋税,来度现世活人呢?
王汶也没推测方丈会出门相迎,赶紧道:“方丈多礼了。法会盛事,鄙人怎能不到?”
两人见过礼后,梁峰也登上了最后一阶,站在王汶身侧。
带着谦谦笑意,梁峰坐回了原位。
长长忏文结束以后,方丈敲响面前法磬,诵经声再次响起。
在世人或担忧或猎奇的目光当中,梁峰安闲起家,躬身见礼道:“今次缘起,皆因佛祖入梦。鄙人特地备了几件物事,愿奉佛祖坛前。”
因为是殿内雅席,有资格列席的本就希少,不一会,前面就都布施结束。世人目光落在了王汶身侧的梁峰身上。按身份,他应当也布施五万钱才对。但是一个穿着朴实,只能乘坐轻车的白身亭侯,能拿出这么多钱吗?
待世人用过茶水以后,他才开口道:“晋阳城中大疫,幸得佛祖入梦指导,王中正居中转圜,各位施主慷慨布施,方得全功。现在疫病已除,功德无量。本寺愿重塑佛祖金身,广开法会诵经三日,超度逝者亡魂。”
在坐诸位无一不是朱门阀阅,哪家没有瓷器?天下诸瓷,越窑为贵。能够拿得下台面的,无不是越窑青瓷。一尊越窑青瓷炉,常常是达官朱紫的身份意味。但是谁曾见过如许的白瓷莲花盏?
这下,连殿中和尚也无不动容。他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入梦传经的奇闻,但是见过真经的,只要极少数人。现在梁峰慷慨奉上,怎能不让民气驰荡漾?就连方丈本人都合掌向那经卷拜了三拜,才双手接过。
立即,有人便烦恼了起来,如许好的机遇,如何之前未曾想到呢?只是五十石米粮罢了,对他们而言又算得了的甚么!现在被人抢去了,就算身份再高,也不好另行开价了。
这两样,都是不成用银钱计算的珍宝,殿中诸人再看梁峰,已经完整没了刚才的轻视怜悯,加上千人随侧的壮观气象,更是给他身上蒙上了一层烁烁光环。佛祖入梦,那个还能存有疑虑?!
郭氏这位老妪固然年高,但是家世并非绝顶,此时冒然开口,非常失礼。但是世人在一怔以后,俄然觉悟了另一件事。这纸,但是梁府所出的藏经纸啊!有佛祖入梦的眷顾,这藏经纸,会不会也饱含愿力,能够庇佑家人?郭府在此次大疫中折了两位季子,莫不是因为这个,郭老夫人才迫不及待开口,想要这纸?
啊呀!念法这时才反应过来,糟了!这五十石米粮如果运到怀恩寺,由寺中代为布施,费事定然会感念梁丰和郭氏的恩典。但是米粮总有耗尽的时候,如果用完了,寺中停止布施,那么不明世事的愚民,会恨梁丰吗?恐怕不会,反而会怪和尚吝啬,不肯度人。如许的话,布施岂不是永久没法停止?那寺里又要贴出来多少米粮柴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