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职这里有官中堂的亲笔唆使。"丁守存从靴页里抽出一张纸来,双手递给曾国荃。丁守存并不是曾国荃汲引的人,他为何对曾国荃如此忠心呢?
三个月前复出的湖北巡抚曾国荃,与他的大哥截然分歧。皇家刻薄寡恩的赋性,功臣鲜有善终的汗青经验,以及四哥几次报告的白云观丑道人的诚心规劝,都不能使他大彻大悟。他仍然是目空统统,我行我素,不把称雄皖豫多年的捻军放在眼里,也没有把朝廷的宠臣官文放在眼里。新湘军的失利使他愤激,不久又传出彭毓橘被支解、悬首示众的动静,更使他暴戾变态了。
这时,代替杨岳斌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给朝廷来了一份词气亢厉的奏疏,奖饰曾国荃劾官文一疏,是当今天下第一篇好文章,第一等功德,民气大快,正气大张,并以本身在湖南抚幕多年的身份为证,指责官文贪劣庸碌,不堪封疆重寄,要求太后、皇上撤官文之职,以昭朝廷公道之心。左宗棠正处在平回民之乱的火线,他这封奏折的分量,远胜他省督抚和都察院的御史。曾国藩密保官文的奏折此时也到了慈禧的手中。慈禧是个夺目的人,她深知曾国藩不早不迟,刚好这时来封保官的折子,无疑是在为弟弟弥缝,但愿这件事不要水火不容地闹下去。曾国藩的这个态度很使慈禧欣喜。她想:倘若曾国藩和弟弟站在一边,果断与官文为敌,那就更费事了;曾国藩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慈禧决定按督抚反面的措置成例来个和稀泥。因而将官文内调京师,以大学士掌管刑部,兼正白旗蒙古都统,调李鸿章为湖广总督。因苏抚一职暂不能分开,遂调湖南巡抚李瀚章暂署湖督,由刘昆代替李瀚章。对曾国荃则未加任何指责。一场大风波就如许停歇了。
这天深夜,粮道丁守存悄悄进了抚台衙门,奥妙会晤了曾国荃。
同治五年八月十二日,曾氏致九弟国荃信:"本日又接初五之信,询及帮办应否疏谢。余意似可不必具疏。近年如李世忠、陈国瑞等降将皆得帮办,刘典以臬司、吴棠以道员得之,本属极不敷珍之目,本来以来亦无此等项目。若具折,则不成辞,亦不成有微辞。忽视则可,不平则不成也。余于弟之衔不署,弟于公文似亦可不署。奏疏结衔,则不成不书帮办字样,酌之。"曾国荃畴昔一向带兵在火线兵戈,对宦海了无所知,又不熟谙本朝掌故,不知帮办军务一衔究竟有多大,应不该该专折谢恩。因而写信给大哥。曾国藩来信奉告九弟,不必疏谢。又解释说,近年如李世忠、陈国瑞等降将皆得帮办,刘典以臬司、吴棠以道员亦得之,本属极不敷珍之目,本朝以来亦无此等项目,今后公文上都不要署此衔。曾国荃接到大哥这封信,如同一燃烧星掉进油锅,当即燃起了熊熊肝火。他恨官文不但要把他架空出武昌,并且把他列为道员、降将一类人来挖苦。他气得一剑砍掉了书案一角,高叫:"我堂堂炎黄子孙,岂能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吓得曾纪泽忙说:"九叔,隔墙有耳!""怕甚么!"曾国荃痛斥侄儿,"老子早就想和他们干一场了。你给九叔我草拟一篇参折,也让他们晓得曾九爷是不好欺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