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呀?”伯夷这才转过脸去看,只见叔齐的原是惨白的神采,仿佛更加惨白了。
(8)古貌林:英语Good morning的音译,意为“晨安”。
(26)混蛋:乌龟的俗称。当代传说鲧身后化为三足鳖。参看本篇注(34)。
……’禹曰:‘然。……’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辛壬娶涂山,癸甲(按应作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皋陶因而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因而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又关于禹的吃喝和衣服,《论语·泰伯》记有孔丘的话:“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极力乎沟洫。’”
(34)这是当代关于鲧的一种传说。《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唐朝陆德明《释文》:“黄熊,音雄,兽名。亦作能,如字,一音奴来反,三足鳖也。”能,一写作熊。《史记·夏本纪》替代张守节《公理》说:“鲧之羽山,化为黄熊,入于羽渊。熊,音乃来反,下三点为三足也。束晰《发蒙记》云:‘鳖三足曰熊’。”
“您听到过从商王(3)那边,逃来两个瞎子的事了罢。”
(32)“干父之蛊”语见《周易·蛊》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三国时魏国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堪其任者也。”后称儿子能完成父亲所未竟的奇迹,因此袒护了父亲的错误为“干蛊”。
(10)OK:美国式的英语,意为“对啦”。
(40)关于禹同舜和皋陶说话的景象,《史记·夏本纪》有以下的一段记录:“帝舜谓禹曰:‘女(汝)亦昌言。’禹拜曰:‘於!予何言?予思曰孜孜!’皋陶难禹曰:‘何谓孜孜?’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行山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可贵之食;食少,调不足补不敷,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禹曰:‘於!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清意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摆布有民,女辅之。……女无面谀,退而谤予。
(29)莎士比亚(W.Shakespeare,1564—1616)欧洲文艺答复期间英国戏剧家、墨客,著有脚本《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三十七部。当代批评派陈西滢、徐志摩等常常标榜只要他们晓得莎士比亚,如陈西滢在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晨报副刊》颁发的《听琴》中说:“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徐志摩在同月二十六日《晨报副刊》颁发的《汉姆雷德与留门生》中说,“去过大英国”的留门生才气“讲他的莎士比亚”,别人“不配插嘴”。稍后的“第三种人”杜衡在一九三四年六月《文艺风景》创刊号颁发《莎剧凯撒传里所表示的大众》一文,也借评莎士比亚来诽谤群众大众“没有理性”,“没有明白的短长看法”等。本篇中这个大员从“愚民”俄然拉扯到莎士比亚,是作者对陈、杜这类人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