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简史 > 第17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2)

我的书架

用如许的体例,一个谨慎的人就能够活着上安居,并能够达到他的目标。道家的中间题目本来是全生避害,躲开人间的伤害。老子对于这个题目的答复和处理,就是如此。谨慎地活着的人,必须荏弱、谦善、满足。荏弱是保存力量因此成为刚烈的体例。谦善与高傲恰好相反,以是,如果说高傲是进步到了极限的标记,谦善则相反,是极限远远没有达到的标记。满足令人不会过分,因此也不会走向极度。老子说:“满足不辱,知止不殆。”(第四十四章)又说:“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老子还说:“大成若缺,其用必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这说了然公例的第二点。

这都是事物窜改所遵守的规律。老子把它们叫做“常”。他说:“知常曰明。”(第十六章)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

政治学说

由以上学说老子归纳出他的政治学说。道家同意儒家的说法:抱负的国度是有圣报酬元首的国度。只要贤人能够治国,应当治国。但是两家也有分歧,照儒家说,贤人一旦为王,他该当为群众做很多事情;而照道家说,圣王的职责是不做事,该当完整有为。道家的来由是,天下大乱,不是因为有很多事情还没有做,而是因为已经做的事情太多了。《老子》中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度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律滋彰,盗贼多有。”(第五十七章)

推荐阅读: 泡妞低手     你好泰拉瑞亚     都市痞王     三国之封神再续     农门小辣妹1     你是我此生最美的风景     奥特曼:开局获得秒杀王眼镜     都市神级教师1     女尊之妖孽郡主宠夫记     焚天邪神     重生那年我爱你     秘野诡事之天师传奇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