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 第十二章
仿佛游龙,飘若惊鸿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从发蒙开端就要拿羊毫写字,一向写到老。如果一小我字写得丑,是会被人瞧不起的,反之,如果字写得标致,就会获得别人的赏识。用现在的事情打比方,一小我的字就像一张带照片的名片,眉清目秀跟脸孔可爱,那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当代知识分子很少,魏晋及其之前能读书的都是贵族,以是书法也就是贵族们的名片,名片丑了如何美意义递出去?
中国书法从大的方面看,到二王期间就根基定形了,不再呈现新的书体,因为誊写所用的东西(羊毫)和质料(纸与绢)从那今后根基没变,能变的只是小我的誊写气势。
魏晋期间中国书法已经完整成熟,篆、隶、真(楷)、行、草,没有一样没有大名家。阿谁期间士族精英分子对书法的爱好几近到了痴迷的程度,凡名流几近没有不看重书艺的。一个大师族里有人字写得好,就会动员这个家属其他有天禀的人,书法技能也就代代相传,乃至于呈现了很多人才辈出的书法家属,这是魏晋之前和今后都未几见的。魏晋南北朝时最大的两个门阀家属,琅邪(今山东临沂)王氏和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都是驰名的书法大族,特别是王氏,可说是中国汗青上最大的书法家属。别的像颍川钟氏、弘农张氏、河东卫氏、安平崔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高平郗氏、琅邪颜氏、泰山羊氏、吴郡陆氏,也都出过成群的书法家。魏晋书风的代表人物是钟、王,钟就是钟繇,是钟会的父亲,是魏国的建国功臣,官做到太傅;王就是王羲之,加上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都是东晋人。钟繇和王羲之的真迹现在都看不到了,看到的都是唐人的摹本,王献之的真迹也只剩下《鸭头丸帖》十五字,其他也都是摹本。
王羲之出身朱门,是东晋名相王导的族侄,从小就是一个天赋少年,十三岁的时候就被当时的大臣周 所赏识。有一次周 宴客,王羲之也敬陪末座。当时最贵重的食品是牛心,普通都是年高德劭的高朋先尝,周 却把第一块牛心夹给了春秋最小的王羲之,这事一时鼓吹开去,十三岁的王羲之就变得驰名了。厥后太尉郗鉴想要同王家攀亲,派一个弟子到王家去见王导,申明来意后,王导就叫弟子去见王家的子侄,让他从中遴选一个。弟子返来向郗鉴陈述,说王家后辈传闻我来遴选半子,都颇矜持,只要一个青年光着肚皮躺在东边的床上吃东西,完整不把这当回事。郗鉴答复说,就这个好。因为郗鉴也是一个崇尚天然的人,以是很赏识这个态度天然、淡于名利的青年。这个“坦腹半子”的青年就是王羲之,厥后他真的成了郗家的半子。当代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半子快婿”,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快婿”是好半子的意义,快不是快慢的快,是快人快事的快。
二王之前,篆、隶、真(楷)、行、草各体虽已建立,但根基上还带有古朴的特性,从二王开端,中国书法从古朴走向流丽,书法家的小我色采越来越光鲜。中国书法实际上是在二王的手上完成了“当代化”,就像中国诗歌在唐朝完成了“当代化”一样。唐之前的诗体称为“古体”,唐今后则称为“近体”,也能够说二王之前的书法是“古体”,二王今后就变成了“近体”了。这里讲的“当代化”当然是一个比方,不是我们明天常说的当代化,但“古/近”“传统/当代”本来就是相对的说法,没有甚么绝对含义。唐朝的韩愈说到王羲之的字,有一句诗—“羲之俗书趁姿媚”(《石鼓歌》),有人觉得韩愈对王羲之评价不高,实在韩愈的话恰是点出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分水岭感化。这里说的“俗书”,是跟古体相对而言,更靠近大多数人的审美兴趣。“姿媚”就是流丽,跟朴拙相对而言,更靠近当代(东晋)人的美感。前人评王羲之的字,另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仿佛游龙,飘若惊鸿”“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天质天然,丰神盖代”等考语,都是说王羲之的字具有流利、斑斓、本性色采光鲜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