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子歌纪 > 第二章 挽歌

我的书架

他看着那黑衣少年攀于树上,笑吟吟地吃着果子,观她练剑。少年年纪不大,身法却轻巧非常,双足点于枝梢,随风悄悄摆动。

翻到《唐风·无衣》时,谢允的声音微微一顿,神采有变。他悄悄叹了口气,将书卷交予了身边的门生,本身则负手立于窗前,再不发一言。

饱读诗书的他,一时候竟讷讷不成言。

谢允怔怔地望着她,一时失神。

不知何时,子歌已携剑而来,靠于门边,见谢允手握绢帕,神采黯然,面上虽未变色,语气却软了下来。

私塾堂中此时已是人头济济,晨起的童生端坐于席间,手持书卷,点头晃脑地跟着先生读书,稚嫩的声音回荡于堂中。

那日中秋事情,他身在异地,闻讯赶回绫罗城时,东风十里已成一片焦土。他上报官府,差役前来调查,却说是堂中烛火过旺而至,实在好笑。乐坊在赵月笙的管治下,一贯是谨慎用火,人走烛灭,更何况,当时林宛也尚在坊中,又怎会让此等事情产生?

“无妨,门生还未进屋,都在内里玩闹。”谢允收了手帕,将函件交予子歌,“昨夜刚收了一批天书,都在我房中,你且遣穆离隽来取便是了。”

“但是京中景象有变?”他忍不住出声扣问。子歌将纸铺平,上有八字草书:年底京中,郡主招亲。

一晃十年已逝,他本想远远守着她,安伴终老,却没推测造化弄人,她竟比本身先行一步。

谢允双手握拳,一时悲从中来。

他哑声说道,挥了挥手。孺子得令,便都鱼贯而出,在廊下肆意打闹,一时笑声阵阵,独留他一人在屋中,茕茕孤单,喟然感喟。

早课此时已近序幕,门生们见谢允并未出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那名领读的孺子战战兢兢地上前,却发明谢允已是泪湿青衣。

十年工夫,未曾消逝那一刻的冷傲。即便厥后几次来往,相处光阴渐长,他的表情却一如初见。在她面前,他便是那目不识丁的莽夫,只能浅笑称诺。她代杨后之命统掌青鸾报,他便不时提点,极力互助;她不肯子歌入私塾读书,他便携谢邈去乐坊,教子歌读书识字;她夙来体弱多病,他便四周寻医问药,再旁若无事地送到乐坊中,托月笙煎给她服用……

林宛……

昔年城中初见,她着青绿布裙,素面朝天,携着年幼的子歌,款款颠末门前,冲他似有若无地一笑。

熹微晨光,穿堂入室,洒在遍落桂花的前廊下。玄月金桂将尽,寥完工泥碾作尘,唯不足香仍旧。

那日葬礼时,只要寥寥数人送别。坟茔藏在谢氏宗祠四周的一处山丘上,俯瞰琴川,景色开阔。因她身份特别,曾被官府赏格,就连碑上也只是有姓知名。他陪子歌在山上跪了一夜,方挥泪拜别。

冰清玉洁如她,本不该藏匿至此。身为南诏巫族以后,却只能埋骨他乡,做异国幽魂,想到此处,他老是痛彻心扉。

她已年过二十,肤如凝脂,目若秋水,一身丧服,亦难掩其矗立身姿。英姿飒爽,如杨后指导全军之势。清灵毓秀,似林宛临窗操琴之姿。

中秋宴后不久,澄江王高湛便携南诏使团打道回京。离城前,穆离轩交给子歌一只雨花鸽,并让本身的弟弟穆离隽留下来保护她。

他不知子歌从何学来如此技艺。畴昔她在乐坊,一贯只爱操琴写词,林宛虽有传授舞剑,但也是仅供抚玩把玩,没有实战之用。但现在她却日日晨起练剑,身法诡谲,剑势凌厉,一招一式间,颇具大师风采,即便有阿谁武功奇高的少年相伴,她也不至于进步如此神速,竟不似只习武数日之人。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推荐阅读: 命剩两年,你们配我原谅吗     皇城第一娇     快穿攻略:万能女配NO.1     我真是学神     废土修真的日常     致青春:表姐的秘密     忽而至夏     这里有妖怪     往食神之路进发     全民御兽:我的契约兽只吃龙族!     终究是爱错了你     灵猫捉鬼记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