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敌左相萧慎五十大寿这日,颜逊暴毙于府邸,史载其死状类遇毒。
诸人纷繁暗里互换眼色,颜邕何故不至?
六年前,颜邕与颜逊生隙,数年来,这裂缝不但未能弥补,反而日渐加深扩大。户部尚书颜伶开初甘为和事老,欲使两位兄长放下成见,言归于好。他也知,本身是弟弟,说话分量轻得很,劝不下,他便作罢。
来客有二,一则与仆人私交甚好,二则欲示好过仆人;身不能至者亦有二,一则与仆人深有龃龉,二则确切有事迟误。朝臣来此,酬酢间无不在四下打量,耳闻通报声更细心聆听。
次年初,建元竟宁。
颜逊,天然并非真正郁郁而终。试想,兄弟龃龉,同处颜府,颜邕常常回想颜逊的心狠手辣,岂会日夜安稳?任何一点争论抵触,都会将颜邕心中对颜逊的害怕与发急无穷地放大,届时,他便会在高枕而卧与奥妙弑亲中择一为之。
不过……忍冬掖被角的手顿了一顿,心道,总另有些事情,是天子尚未晓得的。
开宴前,太后与天子别离遣使送礼,亦是贵重之物。
未央宫,寝殿中宫灯影影绰绰飘忽不定,忍冬手执一盏铜灯,近前来,映照四下。
历经六年,朝中局势日渐安稳,暗潮涌动的党派相争中,颜氏秉政的朝臣亦几经更迭,颜邕归附于己,其父颜宗任天然靠近自家儿子,颜伶明哲保身,而颜牧自幼便是个浑厚矮壮的孩子。只剩一个颜逊,势单力薄独木难支。
逢十寿贵,安国公五十大寿,百官来贺,高朋满座。
同年秋,郑王齐王返京述职,与襄陵大长公主里应外合造反生变,策反上直卫左路军右路军将领,率兵两万人逼宫,因细作泄军机,故而败谋于京郊落雁山。郑、齐二王、襄陵与驸马饮鸩赐死,妻妾充没掖庭后代囿于宗人府。两军将领腰斩示众,使天下臣子引觉得戒。
竟宁四年冬,乌鞑可汗同一漠北,率部扰乱边疆,屡犯国土,仿佛大患。
太后安然躺下,便欲入寝,忍冬悄声退下。
“近前些。”她执手书,低声道,嗓音稠浊了些许入夜的沙哑。洗尽铅华,一双眼眸的眼角向上微勾,再配上降落的嗓音,听着竟莫名地诱人。
御前服侍之人,诸如池再青黛等,不说勘破君心,起码能察言观色。偏这使节无知,颜逊是在燕京府邸过世的,他自安国公京郊别业回宫,期间隔了多久,天子岂会不知,需他来禀?
“太后那儿,歇了未曾?”先帝陈列于谨身殿的自鸣钟,现在置于宣室殿,天子往那处看了一眼。夜深了,她不便畴昔,如果阿娘入寝,反将她扰醒,得不偿失。
此等场合,最易摸清前朝局势。
人不能没有胡想,却不该怀揣妄念。如若满身心肠扑于某事,到事败那日,只会郁郁而终。唐潆宿世的汗青上亦可寻到左证,比方武周期间的武承嗣,而眼下,颜逊定然沦为后代之笑柄――
宫娥奉上盥洗的铜盆,她将双手伸入,洁白清澈的水面出现阵阵波纹。
所谓君威,日积月累,即便常日礼贤下士温润如玉,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岂会是好相与的?
殿中沉寂,只使节抽抽搭搭,戏演足了,他将讳饰面庞的衣袖放下,却见天子正抬眸看他。
有言白首如新倾盖仍旧,却不知,有的人,生来便相得符合,越是相处越是难舍难分,再如何绵长亘古的光阴,亦如人生初见,耐久弥新。
秋夜,更深露重,青黛领着几位宫娥将白天用以通风的窗牖掩了几扇。既而,她趋步上前,看了看御案上积了几尺的奏疏,忙劝道:“陛下,已近亥时,好歹歇上一歇。”她顿了顿,又补了句,“明日存候,面庞蕉萃了,定让殿下忧心的。”